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9歲男童患腎結石 疑長期喝可樂吃辣條所致

2017年07月11日 15:09:31  來源:中新網
字號:    

【延伸閱讀】調味面製品行業加速升級 “五毛”辣條漸退出市場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0日訊(記者 王城)“調味面製品行業逐步升級轉型,市場上‘五毛’包裝的調味面製品由2010年的81%銳減到2016年的8%,而2—5元産品的市場份額佔到了總量的55%,行業的産品結構與主要消費群體正在發生轉變。”鄭州市平江商會秘書長李長根近日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調味面製品,俗稱“辣條”。近年來,辣條行業因營養和衛生問題頻受質疑。前不久辣條在北京被“下架”的消息,讓辣條再次受到關注。中國經濟網記者近日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組織的來自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國家糧食局、中國農業大學、河南工業大學、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等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一行,來到河南考察和調研調味面製品企業。

  “儘快出臺調味面製品國家標準及相關行業標準,同時,通過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大力推動行業轉型升級”成為此次調研專家與企業家們達成一致的觀點。

  辣條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 市場銷售額達到510億

  麵粉經過配料、擠壓熟化、成型、調味、包裝等工序後就成了辣條,中國經濟網記者在河南省鄭州市豁達食品有限公司工廠的參觀通道中看到在自動化生産線上正在生産辣條。該公司生産負責人介紹,辣條是以麵粉為主要原料,加入水、鹽、糖、天然色素等和面,經過擠壓機高溫擠壓,再加油、辣椒、麻椒、防腐劑等調味料和食品添加劑加工而成的。

  資料顯示,調味面製品主要産區在河南和湖南,行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快速。2016年調味面製品行業的年生産總值從2009年的100多億元增至330億元,市場銷售額從170多億元增至510億元。8年間,該行業的生産總值增長230%,銷售額增長200%。

  李長根透露,隨著調味面製品行業的發展和規範化、規模化效應的體現,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全國擁有調味面製品食品生産企業從幾千家遞減至580家;以河南為例,調味面製品企業從2000年的4000多家遞減至2017年的236家,其中規模企業達40家,衛龍、佳龍、君仔、麥動、瓊宇、鐘阿龍、笑笑等辣條品牌正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