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被實習面試單位拒之門外,閆姣開始慌了。
就讀于西北師範大學2014級新聞專業,今年過完春節,21歲的閆姣就來到北京找媒體實習。
到北京一週過去了,同班同學都已陸續找到實習單位,閆姣還是一無所獲。“有些單位不要實習生,連門都進不去。”閆姣回憶,找實習單位時不止一次被拒之門外。後來,她嘗試通過打電話、發簡歷等辦法聯繫,終於在一家市屬媒體獲得面試資格,之後順利實習。
“北上廣平臺大,機會多,更有鍛鍊價值,表現好還有機會入職。”在甘肅高校,近年來有部分專業學生更願意去北上廣實習。和閆姣一樣,從找實習單位開始,這些來自西部的大學生就開始了和北上廣的“親密接觸”,也經歷著各種酸甜苦辣。
初生牛犢不怕虎
“午飯基本是在去地鐵的路上用麵包解決。”蘭州財經大學新聞專業的李樂大三開始就去了北京,為了趕一場場面試,她幾乎沒有時間吃午飯。
起初想找媒體單位,但競爭太激烈,試投很多簡歷都無果。李樂及時調整“戰術”,不再把實習單位局限于媒體,也向攜程旅行、新東方等企業投簡歷。
在北京面試的奔波令她難忘。“早上在朝陽區,下午可能要去昌平、大興比較偏的地方,感覺一直在趕路”。李樂的包裏隨時備有麵包。
西北師範大學新聞系學生江源對財經新聞情有獨鍾,實習時他選擇南下廣州。沒人介紹,只能靠自薦,江源一次次混過保安檢查,到廣州的財經類媒體詢問,使出渾身解數。一個星期後,他終於被一家財經媒體的采編部錄用。
“當時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回想起自己找實習單位的經歷,江源不禁為自己的拼勁兒感動。
“傳媒業發達,也更有活力,我希望去有新鮮感的地方。”西北師範大學大三學生易子晴選擇去上海實習,進入崗位後,她也面臨諸多挑戰。
剛進入上海一家廣告公司時,易子晴主要負責微信文章的排版編輯、數據收集和一些翻譯工作。“對品牌內涵和用戶要求理解不到位,開始工作不好上手。”剛入職時,雖有同事幫助,但易子睛還是會經常加班到很晚。
易子睛從2月底開始實習,3月又加上了微博推廣的任務。微博推廣商品用詞精緻、嚴謹,這對易子睛是個不小的挑戰。
“不能全是硬邦邦的詞彙,要想方設法和消費者建立聯繫。”易子睛負責一個主打少女風格的法國洗髮水的推廣,每次寫軟文,她都要尋找與産品相關的事件。“可以是電影,也可以是新近發生的熱點事件,想‘梗’、找聯繫是最難的地方,每天在回家的地鐵上都在苦思冥想。”
在北京,李樂則面臨另一番“困苦”。
隻身一人來到北京,是因為李樂想到媒體發達的地方開闊眼界,學到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同時也是為以後考研做準備,“通過實習找到自己以後的發展方向”。
她最終選擇去一家知名教育培訓機構實習,擔任教學助理和新媒體運營工作,輔助老師日常教學、運營策劃教學活動、運營微信公眾號,以及和家長互動,組織線上活動推廣。
“走出課堂會發現,實踐跟課本的差距的確很大。”開始實習後,李樂也會經常碰壁。他還記得,在一次組織學生答題闖關的活動中,需要後期撰寫微信公眾號推廣文章,可她參加活動時沉浸其中,導致後期寫稿子無處下手。
“工作後不像在學校,要為每一件事負責。”實習期間,李樂曾把課程表做錯,影響了老師教學,受到嚴厲批評;有時幫老師做課件,沒有確認就發送給老師,老師收到的是亂碼,影響了上課進度。
“一犯錯,就會影響他人的工作,北京職場時間都很緊張,的確很愧疚。”每次犯錯,在回去的地鐵上,李樂都很沮喪,一遍遍告誡自己,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
就讀于甘肅政法學院大四的李曉陽,現在在北京一家內容創業公司實習。非名校出身的她,“只有通過不斷積累實習經驗,為以後謀取更好的出路”。
剛到單位時,李曉陽被安排去做並不擅長的文字工作,因為不了解,寫文章之前要翻閱很多相關的文章,覺得很枯燥。
“公司對稿件要求高,得有自己的風格,剛開始覺得很有挑戰。”但李曉陽肯下功夫,一遍一遍地琢磨後,慢慢有了感覺。在她看來,善於溝通和請教很重要,“很多收穫來自編輯老師的細心指點”。
在廣州,江源也有很多困惑。身邊不乏名校實習生,很多人都好奇他為啥要從西北千里迢迢去實習,每次遇到好奇的小夥伴,他都會説“為了來南方看看”。
財經新聞有一定的門檻,常常需要收集大量的數據和資料。財經專業知識的缺乏,也是江源面臨的挑戰。為此,他只能抓緊時間“惡補”。
“在西部,覺得財經離生活很遠,到廣州實習後,才體會到財經和每個人聯繫如此緊密。”江源説。
生活不易 堅強挺過
生活成本高,是西部實習生在北上廣面臨的又一現實困難。為此,實習生們十八般武藝都用上,只為了減輕經濟壓力。
李樂在北京朝陽區租了一張每月650元的床位房,“是跟學校一樣的上下鋪”。
在中關村附近工作,消費水準偏高,“剛開始每天都計算著花銷,不好意思向家裏要錢”。李樂開始在網上買燕麥和牛奶,“這樣吃早餐最划算,中午去便利店買包子也省錢”。
初到北京,閆姣的爸爸每天都會給她打電話。每次通話,閆姣都報喜不報憂,告訴家人面試機會很多,很多單位都向她拋來了橄欖枝。“本來家裏就不放心,不想讓父母擔心。”她説。
生活上有什麼困難,閆姣也選擇自己承擔。“不好意思向父母開口要錢。”儘管如此,北京的開銷還是令她咋舌。閆姣在蘭州生活很少會算賬,在北京她對每一筆開銷都記得很清楚。“和小夥伴合租臥室房租一月1200元,一頓普通的外賣要20~30元,每天來回地鐵費14元。”面對每天高於100元的生活支出,閆姣覺得“壓力山大”。
“我後來都自己買菜做飯。”為了節省開支,閆姣自己買了生活用品,一有時間就自己做飯。“做飯能讓自己放鬆,更重要的是能省錢。”實習沒有補助,所有的開支都是靠父母給,她不想讓父母過於操心。
去北京實習也是蘭州大學網路與新媒體專業學生張帆的夢想,可過程並不順利。
“因為安全、租房等問題,家人起初不同意我去北京。”張帆最後還是説服了父母,並用實際行動證明,她在北京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在一家網路媒體總部,張帆的工作主要是處理表格、數據,編輯、推送報道。工作節奏快,加上對業務不熟悉,她有時會感覺到有壓力。
“一個人生活總會孤單,會有漂的感覺,幾個夥伴一起合租,下班後互相安慰鼓勵,壓力就會得到緩解,更容易堅持下去。”張帆所在單位實習生每天有100元的生活補助,每月還有1500元的房補,加上租的房子就在公司旁邊,走路上班10分鐘就能到,交通費節省了一大筆,張帆覺得經濟壓力不是很大。
在廣州實習的江源大部分工作都在宿舍完成,只有需要專業軟體查詢資料時才會去單位,合租房成了他的辦公室。
儘管房租一個月只有750元,每人平攤下來更少,然而價廉往往會有後遺症。“剛去的時候,屋裏老鼠猖獗,入夏蚊子、蟑螂又多了起來。”廣州夏天太熱,可房子裏的兩台風扇又壞了一台,江源苦笑:“生活簡直苦不堪言。”
磨礪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11年去過4個國家,30多個城市,看過738本書,902部電影,養過一隻貓,兩條狗,買過42個杯子、10雙筷子,換過3次工作……”在微信朋友圈,趙澤這樣介紹自己。2012年,趙澤從蘭州大學金融學專業畢業,現在在上海一家廣告公司做文案策劃工作。
“時刻關注用戶在網上發佈的內容,以便找到用戶興趣點。”為了做好文案策劃,趙澤需要大量閱讀擴充知識面。“即使每天工作11個小時,還是要保證每天兩個小時閱讀時間。”最近,他正在讀《列子》、《迷宮裏的將軍》和《現代藝術150年》3本書。
“經手的多了就明白了基本的思路模式,也越來越順手。”如今,經過幾個月的鍛鍊,易子晴寫微博軟文已經得心應手。“要站在消費者角度去思考,創作出吸引眼球的廣告詞。”她深有感觸地説。
在培訓機構實習的李樂覺得“辛苦並快樂著”,她覺得實習對自己今後的發展頗有幫助。
“如果要考港澳的大學,或者申請國外留學,有一定的助教經驗會十分有利。”李樂説,自己在學校眼界比較窄,接觸到的新事物非常有限,在北京,身邊的小夥伴都很優秀,工作和生活上有很多收穫。
在北京,李樂的室友是一個來自雲南某大學國際貿易專業的大四女生,在一家金融公司實習,每天工作10小時,週末經常加班。李樂説,室友畢業後想留在公司,可由於沒有工作經驗,正式入職還是非常困難。“她不服輸,一直都為實現目標而努力,往前衝的勁兒也激勵著我。”李樂説。
實習中的種种經歷也讓在廣州實習的西北師大新聞專業大三學生陳陽感觸頗深。
在實習期間,陳陽發現就新聞專業而言,較之理論,“實際操作的技能也相當重要”。令他欣慰的是,初到廣州,在沒有任何人介紹和推薦的情況下,真真切切體驗了一把找工作的感覺,體味了其中的酸甜苦辣。
實習生活中的艱辛並沒有讓江源覺得後悔。“廣州機會多,媒體比家鄉和蘭州都要發達。”他認為自己通過實習熟悉了采編流程,並對財經新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懂得用宏觀眼光看待經濟變化。
“學到了很多調查方法和報道方式,這讓我受益匪淺。”在北京媒體單位實習大半年,張帆認為自己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更重要的是收穫了一撥良師益友。
“在北京生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雖然很辛苦,張帆還是很喜歡北京的生活,“喜歡看話劇,逛各種藝術展,增長了見識,還可以與藝術家面對面交流,在蘭州很少有機會接觸這些。”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江源、李曉陽、趙澤均為化名)
下一頁 [延伸閱讀] 大齡單身現象背後:大齡不是生理概念,是心理概念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