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交通委停車管理處、市停車管理事務中心等相關負責人做客節目時介紹了本市路側停車管理改革方案,其中提到,今年年底前,本市將完成3916個路側停車電子收費試點。明年年底前,城六區和通州區路側停車電子收費將實現全覆蓋,預計到2019年,全市路側車位全部電子收費。同時,本市路側停車位將根據停車需求、路況等進行動態調整。
研究試點新的電子收費方式
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本市路側停車位主要應用的技術為採用地磁和視頻樁兩種技術。據市停車管理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地磁感應設置在車位中間,有車駛入車位時,感應裝備即可對車輛進行監測。“地磁感應的特點是穩定性高、安裝便捷,但弊端是離不開停車管理員,需要管理員拍照取證;視頻樁則是設置在車位的某個角,視頻監測車輛駛入駛出,同時可以拍照記錄下車輛軌跡和車牌號,全程無需停車管理員介入,能夠自動完成車輛停放和自助繳費,但施工麻煩、單個造價也更高。”該負責人稱,“下一步,還將研究電子車牌RFID無線射頻識別標簽感應式的應用,通過試點找到適合北京路側電子收費方式。”
據了解,去年年底,率先進行路側電子收費試點的石景山、通州多采用的是視頻樁技術。
取消特許經營改由政府購買服務
一些市民在路側停車時都遇到過假停車管理員亂收費的情況,路側電子收費就將避免這一現象。“電子收費能夠把所有的應收、實收的數據傳到後臺,從而規範停車管理員和停車人的行為。”市交通委停車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路側停車位大多是委託經營,且小規模公司居多,僅朝陽區就有80多家停車管理企業,公司小就易發生管理不規範,企業在經營服務上存在問題,在收費上也存在問題。“此次改革方案中,取消特許經營,由各區政府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選取一至兩家企業對轄區進行停車管理,鼓勵規模經營。同時實行收支兩條線,收入直接歸政府,停車人繳費後直接進入後臺結算並直接納入區財政,政府根據公司成本和盈利情況支付其一定費用,從而規避企業亂收費。”
該負責人表示,“現有經營管理模式大多數是人工收費,人、錢不分離,從而致使資金流失很普遍,通過電子收費則能夠實現人錢分離,規避資金流失。”
未來本市路側停車位動態調整
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本市將力爭通過三年時間實現路側停車統一標準、統一技術、統一平臺,使路側停車秩序得到改善、道路通行條件得到提升。市交通委停車管理處相關負責人透露,計劃今年年底前健全完成市區兩級停車管理機構,完成市級統一監測平臺建設,選取全市10%的路側停車位,完成城六區和通州區的電子收費試點工作。到明年年底前,實現城六區和通州區路側停車電子收費全覆蓋,同時制定出臺路側停車相關政策,到2019年,實現包括遠郊區在內的路側停車電子收費全市全覆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未來,本市路側停車位將根據停車需求、路況等進行動態調整。並不是説某一條路路側施劃有停車位就意味著此處長期有停車位,而是會根據實際路況、停車需求等隨時進行動態調整,從而滿足市民的停車需求。
北京晨報記者 曹晶瑞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