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和個性的對撞期——
姓名的“國標”要不要?
三國謀士簡雍第55代後人、荊州老人簡梅松就立志尋根,重修百萬人族譜
人名看似個人的事,卻有很強的社會性。名字能傳達的資訊,不僅是標定一個人,還順帶透露出豐富的社會資訊。除了與歷史,民族,地域,習俗等相聯繫,從當下“取名觀”的變化裏,還能看到中國的多元並進,看到年輕人的渴求與焦慮,看到個性化色彩強烈的權利萌生。而接下來的問題是,走向尊重個性選擇的“姓名觀”,在相對刻板的戶籍、學籍、就業、醫療等社會管理面前,應該是一副什麼姿態呢?
重修族譜—— 姓名“回家”背後的文化囑託
“有千年不刊之書,無百年不續之志。家譜從精神意義上來説,就是一種地方誌,是對民族的記錄,可以作為城市記憶的基本材料。中國文化傳統中,先為家,後為國,其後為天下,家是一個很重要的文化概念。”
我們的名字,走到今天這一步,被稱為“時代的捉弄”。
花裏胡哨的文化碰撞中,“趙C”、“王冫冖”、“是朕”都來了。
這麼多“不入流”的名字同時綻現,整個社會感覺措手不及。於是,研究姓名的文化學者們開始質疑:中國人的名字已經被帶到溝裏去了,現在取名字已經沒有了原有的一定之規。
取名字要不要講規矩?在這個提倡個性自由的時候,很多潮人們對學者頗有微詞:這你也管!
但是,近些年來,一些城裏人開始了他們“逆流而動”的返鄉之旅——尋根。“我從哪來,我的血液中印記哪種基因?”這個疑竇,在目前城市化造就的“個體孤獨”中慢慢成了一種難以排遣的情結。
2006年,大連舉辦了首屆中國孟子文化節,號召海內外孟子後人來大連祭拜孟子。據稱,當時一共召集到海內外200余名孟子後人,有來自馬來西亞、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地的華僑。其中,輩分最長的為“廣”字輩,是孟子第七十代孫;輩分最小的是“佑”字輩,為孟子第八十代孫。而這,只是近年來各地興起的修家譜熱潮中的一脈而已。
據説,在廣東一帶,很多人有兩個名字:身份證上一個,家譜上一個。前者是法律意義上的,後者則是照應家族血統。
其實,早在2001年,文化部就曾下發文件闡釋家譜的意義——
作為姓氏文化中的家譜,是一種特殊的歷史文獻,是記載同宗同祖的血緣集團,世系人物和事跡等方面情況的歷史圖譜,它與方志、正史構成了中華民族歷史大廈的三大支柱,是我國珍貴文化遺産的一部分。
這麼看來,給自己的姓名一個族係認同,讓自己的名字“回家”,是人永遠也擺脫不掉的精神歸屬。
取名“産業”—— 這種在意隱藏了很多現實情緒
從這個網站上,我們在看到一般人對名字與命運重視的同時,也讀到了年輕人的負重、不安、焦慮。可能他們自己並不相信“運勢”真的隱藏在名字裏,但是,有個小小的慰藉,也是不錯的。
多年前,國內一家“算命網”成立了,隨著其線上取名、測名的不斷“專業化”、“智慧化”,業務逐漸繁忙起來。
根據網站的數據,其用戶中七八成分佈在南方城市,90%的用戶年齡在18-40歲之間,主要用戶群體是上班族和公務員等,大專、本科學歷佔80%。人們納悶,為什麼這些有著較高文化水準、生活在文明程度更高環境中的人,反而這麼在意“名字”?是他們迷信嗎?
有文章分析此類現象稱,這是大城市生活對個體心理侵蝕的慢慢顯露。生存壓力和高負荷勞動很容易扭曲年輕人的認知心理。
從這個網站上,我們在看到一般人對名字與命運重視的同時,也讀到了年輕人的負重、不安、焦慮。可能他們自己並不相信“運勢”真的隱藏在名字裏,但是,有個小小的慰藉,也是不錯的。但正是這種焦慮,成就了取名的“産業”走向,上千元的“測名費”、“改名費”,付款過後還是安靜不下來焦躁情緒。
其中,現實情緒的漫染,還存在於權利的領域,這一點,從姓名權裏也能見到。
有戶政管理工作人員在系統中調閱發現,現在,類似洪黃、陳林、蔡王、顏張、黃楊、丁葉、莊林的姓氏越來越多了。
有人認為,這種現象體現了年輕父母追求個性的心態,很正常。更體現了男女平等的觀念,很多父母都想讓自己的姓氏得以傳延,從名字上來體現男女雙方家庭的姓氏。有人將這稱為“女性的自主情緒”。
伴隨著名字的權利化,功利情緒也在這裡滲透了——這體現在著作權上。有位年輕文學愛好者名叫劉心武,當他在國內文學期刊上發表自己作品的時候,著名文學家劉心武站了出來,稱其“欺世盜名”。
據此,人們爭論:名字真的可以據為己有嗎?這個問題現在誰都説不清。但隱藏在這背後的來自權利的情緒,顯然已經讓社會上部分人行動了起來。
名字“國標”—— “符號管理”與個性自由的對撞
中國人的姓氏保留了血統的純正,因而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和生物學的巨大而無形的資源,是需要珍惜和繼續規範保護的。願每人都有朗朗而響亮的姓名,既符合中國人的文化傳統的要求,又寄託了父輩和自己的希望,同時也不致經常被誤讀其音或錯寫其字。
重慶市民歐陽成功將兒子的名字“歐陽祖民”改為“歐陽成功奮發圖強”,可他前往公安機關登記時,卻因八個字的姓名超過了中國戶政電腦系統顯示長度遭到拒絕。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系統性管理精確化,個性化張揚同時並存的時代。吊詭的是,前者在內動力上要求模式統一,後者則更注重突破和多元。而這種對撞也同時體現在法律條文中:《民法通則》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冒用。
但同時,《居民身份證法》則規定:“居民身份證使用規範漢字和符合國家標準的數字符號填寫。”於是,你可以想像到,接下來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尷尬場景。對於那些“創意十足”的名字,有人提到,由於大部分資訊化管理系統或者提供的表格中,姓名長度都有限制,姓名太長會給升學、工作、生活帶來不便。
另外,在實際生活中,起名也要考慮到公眾的接受度,儘量不要太奇怪、繞口。
公安部的《姓名登記條例》對姓名長度作出規定,即除使用漢族以外其他民族文字,或者書寫、譯寫漢字者以外,姓名用字應當在2個漢字以上、6個漢字以下。同時規定,姓名不得使用或者含有已簡化的繁體字、已淘汰的異體字(姓氏中的異體字除外)、自造字、外國文字、中文拼音字母、阿拉伯數字、符號和其他超出規範的漢字和少數民族文字範圍以外的字樣。
有人對此持有異議:中國上下幾千年,從未規定過一定不能以字母數字入名,但同時,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歷史卻在約定俗成中默認了這種傳承。有評論認為:“其實,電腦的設計與這種字、符不相容的事實已經説明,這是與文化傳統相違了。”
話説到這裡,不得不反思一下:是某些人太過激進,還是管理制度太落後了呢?有網友存心揶揄,於是“突發奇想”:今後取名乾脆都用數字得了。比如,第15億 個 中 國 人 就 叫“1500000000”,下一位出生的就叫“1500000001”,省時省事、不會重復,又能減輕部門管理壓力,豈不皆大歡喜?
不過,爭論也有好處,至少通過這個過程形成了一條共識:在姓名問題上,應當“與人方便,與己方便”。(記者 肖明君)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