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目前滕州市相關部門面對媒體“封口”,馮煒將此舉形容為“本是一手好牌,自己卻多慮了”。他説,滕州應儘快查出被捕獲的動物真實身份,還公眾一個真相。一旦事實有了,猜測自然銷聲匿跡。
網友們在網際網路上對滕州“打狼”不斷炒作,也引起了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的關注。他認為,此種網路炒作過於娛樂化。“惡狼咬人,民警打狼、抓狼,這都是很簡單的一件事。但是,網友們在網際網路上不斷提出各種説法和質疑,將這件原本看似簡單的事情複雜化,很多説法有搏人眼球的感覺。”
王忠武認為,網友們在網際網路上的娛樂化炒作,也成為導致目前滕州及棗莊相關部門選擇沉默的原因之一。
棗莊市民孟先生則認為,政府應該開個新聞發佈會,一邊深入調查狼到底是從哪來的,加大對野狼的監控力度,一邊對他們的舉措及理由作出解釋。
業內人士: 哈士奇是狼的後代
自從3月19日滕州民警擊斃吃人狼以來,關於“狼來自養殖場”的傳言一直沒有斷過。3月28日,棗莊市一家養殖雪橇犬的基地老闆徐先生説,他從事養殖業近十年,從未聽説過山東省內有人養狼,“喂狼的成本高,又無法馴化,因此私人養狼基本沒有價值。”
那麼網際網路上一些“公狼配種”的資訊為何存在呢?徐先生告訴記者,一些喜歡養狼狗的人總想培育出一種既有狼的野性,又可以馴化的犬,所以才想了這麼一種辦法。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這種狼與狗交配繁殖的做法並不算成功,主要是經濟回報太少。
徐先生説,他在犬只養殖圈子近十年時間,從來沒聽説山東省內有人養狼用來與狗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