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想為家裏人提供好一點的生活。”80後的吳菊萍話語樸實。道德模範也是普通人,他們既有為社會增添溫暖的高尚一面,更有追求自己美好生活的正常一面。我們在呼喚好人的同時,也應當尊重他們始自人性的正常訴求,不應以“高大全”的標準苛求好人,更不應將他們拔高為不食人間煙火的“神”;讓好人回歸正常人的生活,尊重好人忠於自己意志的行善方式,這是我們應該樹立的“好人觀”。
捐或不捐,捐多少,本就不是衡量好人的標準。在危難之間,能夠以良知和行動釋放道德力量;在平凡歲月,能夠以向善向上之心溫暖你我,這就是我們認同的“好人”。
周亞軍
【熱點回顧】
“送粥奶奶”陳杏娣
64歲的“送粥奶奶”陳杏娣今年又送愛心粥了。1月3日淩晨5點,陳杏娣為在浙江寧波北侖區排隊買火車票的市民送去熱粥,不過這一次,她不再是一個人送粥了。目前,北侖多個社會組織和志願者都已自發加入送粥隊伍,實行輪班“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