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誠信失范問題頻發 成影響社會良性運作重要隱患

時間:2011-10-31 10:15  來源:光明日報

  學習貫徹六中全會精神誠信建設

  社會誠信:要關注,更須建設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信念教育,倡導愛國守法和敬業誠信,構建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求、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和行為規範。”“綜合運用教育、法律、行政、輿論手段,引導人們知榮辱、講正氣、盡義務,形成扶正祛邪、懲惡揚善的社會風氣。”這是黨中央針對近一段時間以來“見利忘義、誠信缺失等道德失范現象時有發生,封建迷信、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沉渣泛起”等不良社會現象進行標本兼治的戰略部署,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目前,社會誠信失范問題在各個領域或多或少存在著,成為影響社會良性運作的重要隱患。

  2011年2月間,《瞭望》新聞週刊聯合國內專業調查研究機構在京滬穗蓉杭等5座城市對當前中國社會誠信狀況作了一次民意調查。調查數據顯示,僅有4.8%的被訪者評價“好”,48.7%的被訪者評價“一般”,而接近半數(46.6%)被訪者認為社會誠信狀況“差”,甚至“很差”。雖然這只是一次抽樣調查,但管中窺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中國社會目前誠信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一個失信的社會,高昂的成本無處不在。由於信用不彰,金融機構把房地産作為貸款抵押;由於失信普遍,每當宏觀經濟數據出臺時,相信的不多,質疑的不少;由於社會信用不彰,導致社會穩定的成本越來越高,因為當披露的證據讓人無法信服時,不少人用拳頭來應對。

分享到: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