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23歲青年用900元錢拍電影 三年拍攝作品20余部(圖)

時間:2011-10-17 13: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常小莎”是對長沙的一種紀念

  萌生拍攝《給常小莎的錄影》是在2011年5月份,當時團隊基本搭建完成,但因資金問題和沒有合適演員,夭折了。2011年7月藺晨陽在廣西柳州跟組《嗨!韓梅梅》,擔任助理一職,期間遇到了比5月那會更為合適的演員和團隊,大家一拍即合開始了拍攝。

  影片的製作班底成員全部為“85後”,平均年齡21歲。他們是來自長沙理工大學、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師範大學、廣西大學、賀州學院、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等多所高校在讀或今年剛畢業的年輕電影人,他們有著與眾不同的創作才華、激情澎湃的創作衝動和天馬行空的創作思路,這使得《給常小莎的錄影》劇組班底成為目前湖南地區最年輕最具實力和潛力的獨立電影團隊。

  該片是以追尋前女友為線索展開敘述,併發生在“從夜晚到淩晨”這一獨特的敘事時間,再加上精心設計的電影符合和色彩元素,使得整部影片神合而貌不離,形散而意不亂,人離而情不分,還多了一層曖昧、傷感卻又釋然的韻味。   

  由於憑藉“不做作”的文藝范兒,“不刻意”的電影隱喻、“不平庸”的影片結構以及“不拖拉”的影片節奏,《給常小莎的錄影》把音樂敘事、心理敘事和情節敘事結合,希望給觀眾呈現一道耳目一新的視覺“午夜茶”。

  説起當時的創作初衷,藺晨陽的想法很單純,“我想拍一部電影送給長沙,長沙是我生活了四年的城市,我對這座城市感情很深,就像對一個姑娘一般,我把長沙比作一個女人, 她撫媚、風騷、多情、憂傷和充滿故事。片中的女主角恰是我眼中的長沙,在我離開這座城市之前,想用最獨特的方式紀念下來。”

分享到: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