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人造礦難”背後的黑色産業鏈

時間:2011-07-26 15:02  來源:新華網

  破解“盲井”遭遇尷尬

  雷波縣成為受害智障人員的“輸送地”,社會上廣泛質疑當地打擊不力。對此,當地公安部門則認為,當地險峻的地理環境以及濃厚的家族觀念,給打擊“容留”農村無序流動人員的行為造成了難度,而一些法律法規制度不健全,更讓他們陷入了尷尬。

  記者採訪時發現,“容留”智障人員的村民家大多位於大山深處,許多村沒有通公路,山高路滑岔路多。許多村民家中都養了狗,有外人一來,那些狗立即衝上前來,滿山遍野都是狗叫,清理抓捕確實困難。

  另外,由於這些犯罪嫌疑人周圍村民大多是一個家族,採訪和取證十分困難。記者與帕哈鄉在逃犯罪嫌疑人商木且的鄰居交談時,剛開始能正常交流,但一提及商木且家的情況,她立即表示“聽不懂”。

  針對社會質疑的雷波縣不處理容留智障人員的村民,雷波縣政法委書記苦衛東説,法律法規制度的不健全更讓當地很頭痛。目前只能以非法拘禁罪或強迫勞動罪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理,但由於智障人員表達能力不強,取證也遭遇難題。“縣人民法院向上級法院發函請示,買賣、非法容留成年男性智障人員並讓其從事各種勞動的行為如何處理,但還沒有得到答覆。”

  “打擊不僅是我們雷波一地的事情,智障人員所在地的黨委政府要考慮如何關愛救助防止這些智障人員流失到社會上,案發地也要考慮社會管理問題,在用工用人招錄這個環節上,應該嚴格按照國家的有關法律規定。要多方聯動綜合治理這個事情才能杜絕。”葉建華説。

  儘管打擊工作面臨著諸多難題,但專家認為,為了從根本上杜絕此類案件發生,首先應形成全國“一盤棋”的打擊格局,加大打擊力度,同時進一步加強社會管理,從源頭上加強對智障人員的監護,並完善相關法律,加大對非法容留行為的處罰,加大對包庇此類行為幹部的監督處理。另外,案發地還要加強對礦山、企業的用工管理。

  “這是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新型犯罪,人們對這類犯罪的防範意識還比較薄弱,還應當進一步加強法制意識宣傳。”苦衛東説。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分享到: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