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人造礦難”背後的黑色産業鏈

時間:2011-07-26 15:02  來源:新華網

  礦難背後是黑色産業鏈

  雷波緣何成為案件中受害智障人員“輸送地”?有關人士介紹,在暴利驅動下,當地不法分子已形成一條黑色産業鏈。記者在雷波採訪時,通過相關人士的透露,也初步勾勒出了這一鏈條。

  --第一環:“買賣容留”。43歲的松樹鄉聯合村村民黑其阿比曾容留過智障人員,給他取名為“阿花”。黑其阿比説,他和“阿花”曾在雲南曲靖服刑,出獄後一起回到雷波。“有一天,‘阿花’突然消失了。幾個月後,我的親戚看到了他,説他被上田壩鄉一名吸毒人員抓走後以2400元價格賣了。最後,我通過中間人花了5400元把他贖回來。”

  雷波縣人民法院提供的一份材料也寫道:“通過清理活動我們發現,有部分智障人員是通過買賣的形式進入我縣範圍。行為人還將收買、非法容留的智障人員轉賣牟利,致使智障人員被他人利用從事各種非法活動,如殺害智障者偽造礦難敲詐勒索等犯罪案件。”

  --第二環:“培訓上崗”。帕哈鄉黨委書記黃星火講述了他解救一名智障人員的“驚奇發現”:“今年5月,雲南彝良縣發生的那起殺人騙賠案,我們在磨石村抓捕犯罪嫌疑人楊石格時,在一間緊閉小屋裏又救出了一名智障人員,但他卻説他叫楊石格,還能正確背出身份證號。應該是犯罪分子經常給他‘洗腦’,準備讓他成為下一個受害的楊石格。”

  --第三環:“製造事故”。犯罪分子將智障人員帶到礦山或工地打工,尋找合適時機殺害後偽造事故,並假冒死者家屬進行敲詐。例如,今年3月,江西省撫州市東鄉縣虎圩鄉發生的“人造礦難”事件,犯罪嫌疑人就是假冒死者的侄子等親戚來騙取賠償金。

  另外,記者調查時還發現,當地存在戶口買賣現象。2009年末,湖北大冶發生“殺人騙賠”案件,死者身份為雷波縣村民黃所格,此人早在事故發生前幾年就已經死亡。黃所格的同鄉、雷波縣人民醫院內科主任劉禮方説:“我回家鄉時就經常聽老百姓説,有人到我們那裏買已故人員的戶口本、身份證,2000元一個,最高時賣到了5000元。”

分享到: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