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1991年他降生的時候,沈老師還並沒有把自己的“理論”上升到這樣一個高度。“我給孩子創造一個新的姓又有什麼不可以?”於是沈老師給孩子創姓“敦煌”,又從自己和妻子徐秋萍的名中各取了一個字作為他的名“俊秋”,以表傳承之意。
爸爸的創舉引發了不大不小的震動,媽媽首先嚇了一跳,但是覺得老公是個文化人,所以一向還是聽他的,只是覺得“膽子太大,連祖宗的姓都敢不用了。”
當沈老師第一次到派出所給敦煌報戶口的時候,戶籍警拒絕了他的要求,但架不住沈老師反覆地軟磨硬泡,畢竟法律上沒有硬性規定孩子必須傳承家人的姓。沈老師回憶:“接待我的警官當時30歲出頭,也是個開明的人,而且他也經過反覆論證,認為這裡邊沒有犯罪企圖和逃脫法律制裁的嫌疑。就這麼定下了。”但爺爺奶奶那關不好過,“在家族墓地的墓碑上,留給我的位置上還是刻著‘沈敦煌’,而不是‘敦煌俊秋’。”爺爺奶奶那,這已經是底線了。
帶嚮往的姓
敬仰“敦煌”卻從沒去過
把兒子的姓改成敦煌,其實沈老師壓根沒去過敦煌,因為工作忙,也沒打算去。在他眼中,敦煌是個文化符號,是他心中敬仰的對象,他説,創這個姓,並不是為了嘩眾取寵,只是想讓這孩子將來成為文化的傳播交流者,也希望他敢於打破傳統。“有一天,我會和兒子兩個一起去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