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界別小組討論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陳力説起這樣一件事:在中部某地區出差時,他參觀了當地新區建成不久、投資過億的一所圖書館,然而,被稱作當地“標誌性文化工程”的圖書館裏卻看不見幾個讀者。這家圖書館館長私下告訴陳力,不僅如此,很多讀者進來後還感到頭暈地面是平的,但窗戶居然是斜的。
“很多地方進行新區建設、城市改造,常常把公共文化場所修在新區裏,雖然修得很漂亮,但遠離居民區,也沒有公共汽車,老百姓怎麼使用?”陳力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説。“我去了好幾個地方,發現地方對文化挺重視,每年投入很大。但他們忽略了一個問題,公共文化服務是老百姓身邊的服務,離開老百姓,效果就事與願違。我們有一些領導對文化發展缺乏正確的發展觀。重硬體、輕軟體,把文化作為‘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或者是他們考慮不到,忽略了公共文化服務的基本特點。”
在陳力看來,這無疑是一種“文化浪費”現象,“公共文化服務首先要用起來,否則財政就是無效的投入,就是浪費。”他説。
這樣的情況並非個案。在3月9日政協大會發言上,全國政協委員張大寧説,過去的10年裏,我國文化事業費佔國家財政支出總額的比重從未超過0.5%。這些有限的資金,70%以上用於城市文化建設。而投入城市的資金被一些地方政府用於建設大型文化設施,有的竟成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老百姓很難從中得到實惠。
早在2008年全國兩會期間,九三學社就曾提交《剎住劇院建設奢華之風,倡導文化建設勤儉節約》這樣一份提案。提案仲介紹:一個經濟並不富裕的城市耗資10億元,建設了近7萬平方米的大劇院,用20公斤黃金舖滿大幕炫耀金碧輝煌,用鋼總量近1萬噸,宣稱堪與國家大劇院、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相媲美。南方某城市,一個歌劇院投資超過10億元,建築面積達4.6萬平方米,號稱用鋼總量超過鳥巢,建成後將成為全國第三大歌劇院。九三學社對南方某省40多家劇院調查後發現,這些劇院全部採用高耗能、高耗材的建築形式,文化設施建設投資迅速攀升。
“建文化設施本來是件有文化的事,但是做得很沒文化。”該提案起草人、九三學社文化教育專業委員會成員閆賢良説。
奢華文化設施建築的背後是成本過大,運營不下去,需要財政供養。閆賢良告訴記者,全國劇院經營狀況十分不樂觀,一年能運營300場的劇場連一半都不到,主要原因是投資收不回成本。“奢華型建設後,運營成本高。國家大劇院一開門就要花50萬,其他投資更高的要多少錢?”
但據閆賢良回憶,提案提交後,沒聽到回復和處理的消息,這類文化設施卻越建越多。“它不構成違法,只能靠政府部門監督。這件事情的控制權在地方政府,文化部、住建部都控制不了。”他説。
此外,文化設施重復建設情況也存在。據媒體報道,某城市計劃投資40億元打造新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公園,而原有的非遺園投資超過10億元、使用才不到3年。欠發達地區也開始加入到攀比風潮中。江西某市斥資1.6億元,建設了一組包括湯顯祖大劇院、博物館、圖書館、文化廣場的建築群,劇院建成後遇冷,無法維持運轉。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文化廳副廳長邊發吉認為,財政對文化建設投入加大,值得肯定。這些現象確實都存在,但文化管理部門有相關的評級體系可以起到制裁作用,“如果不達標,下次我不給你投錢了,而且要全省通報,我認為這套機制做得很嚴謹,可以制約到。”他説。
但陳力並不這麼看,“這種檢查常常是無效的檢查。已經修好了,檢查又有什麼用,讓它搬走嗎?文化發展是長期持續的,但很多領導認為是立竿見影。解決這個問題沒有靈丹妙藥,只能期待各級政府在決策上有正確的文化發展觀。”
根據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下一個五年計劃中,要推進國家美術館、中國工藝美術館等一批代表國家文化形象的重點文化設施建設。對此,馮驥才委員表示有些擔憂,“國家的文化形象不是靠文化場館來樹立的。我擔心,各個地方會因此效倣,‘我也要做個大的’。”據新華社《瞭望東方週刊》報道,國家大劇院竣工以來,全國30多個城市新建了投資在億元級別的大劇院,總投資大致超過了100億元。
“文化設施需要建,但不是奢華型,而是基層的、社區的。老百姓提高文明素養,不是靠幾個博物館和劇場就能馬上解決問題的。投資加大是對的,但一定要落實好,一定要遠離政績工程。”閆賢良説。
閆賢良認為,從文化政策法規上看,文化部應該聯合住建部出臺控制建設公共文化設施投資上限的文件,“要有對不同文化設施進行上限控制的法規性文件,在立項時就開始把控。文化市場綜合執法也應該把奢華型建設納入其中,進行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