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探秘網路輿情市場 網路輿情服務≠“監測”+“刪帖”

時間:2010-09-28 10:34   來源:人民日報

  誰在提供網路輿情服務?這些機構能否做到客觀公正?網路輿情服務具體包含哪些內容?網路輿情監測結果應如何被看待和運用——

插畫:李瑞寧

  一些地方與部門對網路輿情服務的認知有一些偏差,他們多是想借此和一些主流媒體建立聯繫,幫助他們監控和處理負面資訊。這不應當是網路輿情服務的初衷

  近年來,山西“黑磚窯”、河南“茶杯門”、山西地震謠言等網路熱點事件不斷涌現,引起社會廣泛關注。2010年,我國的網民人數突破了4億大關,網路輿情越來越受到各方重視,一批提供網路輿情監測、整合、研判服務的專業機構如雨後春筍,應時而生。

  誰在提供網路輿情服務?這些機構能否做到客觀公正?網路輿情服務具體包含哪些內容?網路輿情監測結果應如何被看待和運用?本報記者帶您走近網路輿情服務行業。

  四類機構搶灘

  “2007年山西‘黑磚窯’事件催生了中國的網路輿情服務行業”,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秘書長、《網路輿情》執行主編祝華新説,“這個事件中,網路輿論的巨大力量及相關責任部門應對不力而産生的負面影響讓全社會,特別是政府及相關公共事務管理部門認識到網路輿情服務的重要性”。

  據介紹,目前市場上的網路輿情服務機構大致可以分為四類:第一類由軟體公司和傳統的市場調查公司成立,技術實力較為雄厚,抓取網路輿情數據能力較強。第二類依託主流媒體,如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對時事熱點和受眾心理變化的敏感度較高。第三類背靠高校或學術機構,如中國傳媒大學網路輿情(口碑)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這類機構具有學術傳統,善於將網路輿情的變化和特點歸納、梳理,總結一般規律。第四類則由政府部門自身成立,主要監測群眾對本地區、本部門工作的反饋。

  可以看出,後三類機構都和政府或多或少存在一定聯繫,祝華新認為這和中國網路輿情服務行業的興起背景有重要的關係。

  他認為,中國社會處於轉型期,矛盾集中,傳統的民意表達渠道不夠暢通。而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使社會進入“大眾麥克風時代”,網路輿情監測也就成為了了解民意的重要手段。“中國的網路輿情服務行業從發展之初就承擔著反映真實民意,為政府實施公共事務管理提供參考的責任”。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