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騎車不再是一種生活方式
剛剛離開自行車、進入汽車社會的人們,讓他們重新拾起自行車,選擇環保的生活方式,還需要時間
有了車,開始不喜歡走路,不喜歡騎自行車。週末去公園休閒,我們開著車去;下班後去菜市場買菜,也得開車去;哪怕是去一兩站遠的地方,也離不開汽車了。
當人們開始富裕起來時,汽車卻“綁架”了生活。
現代汽車社會和自行車真是格格不人嗎?
佟明化是一名常帶團去歐洲的導遊,9月15日,他剛剛帶完一個北歐四國的旅行團。他和他的24名遊客,到了距離北京6000多公里的丹麥首都哥本哈根。
在這個富裕、發達、每個家庭平均擁有的汽車數量超過一輛的現代城市,自行車已經成為一種城市文化和象徵。汽車在很多時候,並不是人們出行的首選。
所以,上面那個疑問的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著名的民間環境保護團體“自然之友”曾做過一份《宜居北京騎步走》的調研報告,其中指出,自行車不是大城市的唯一交通解決方案,但它是符合城市生活的各方面需求的。
“自然之友”總幹事李波表示,西方汽車文化搶灘中國城市,同時,低碳、健康、綠色和宜居的理念也正在登陸中國,有望成為新的時尚。兩者並不必然衝突,但它們之間的關係,需要新的想像、新的設計。
在濟南,9月22日是第一個沒有劃定禁行區域的無車日。今年的無車日與中秋節重合,環保出行的倡議卻與現實相撞擊。
“説到底,主動嘗試低碳生活,還是一個公民意識的問題,急不得。剛剛離開自行車、進人汽車社會的人們,讓他們重新拾起自行車,選擇環保的生活方式,還需要時間。”山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忠武説。
騎自行車的就是窮人嗎?
不同出行方式間的偏見和排斥正在加深並呈現兩極化,背後反映的是轉型期中國社會的一種文化或消費心理
很多人對自行車出行存在偏見,認為自行車是一種“倒退”的交通工具,沒有能力購買機動車的人才騎自行車,或者認為買了車就是身份的象徵。
騎自行車的那個人是不成功的,這成為一種社會意義上的普遍心態。
“目前,我們對一個個體成功與否的評價標準和體系非常單一,甚至是媚俗的。在日益物質化的轉型社會中,一個人精神層面的成功,往往顯得不那麼重要。”王忠武介紹,“在人們的潛意識中,房産、汽車是更合適的物質化載體,以此來判斷一個人成功與否。這讓駕駛汽車多出了一種天然的優越感。”
所以,一個家庭購買了汽車之後,人們會認為他們的家庭富裕了起來。騎自行車是多麼寒酸的事情啊?這個人開著一輛寶馬,似乎他有著很好的身份吧?我駕駛的汽車的品牌知名度更響、排氣量也更大,這樣顯得更有面子吧?
導遊佟明化了解到的是,在芬蘭,諾基亞的CEO常常會一個人騎著自行車上班,儘管他有專用直升飛機,停機坪就建在公司附近的湖面上。騎自行車,對北歐很多大公司的高層來説,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
李波認為,當道路越來越成為城市稀缺資源的時候,不同出行方式間的偏見和排斥卻在加深並呈現兩極化,尤其在汽車和自行車之間表現明顯。與其説這種偏見和排斥反映了不同出行方式之間的競爭,不如説它反映了轉型期的中國社會的一種文化或消費心理。
於是,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價值不高的自行車在出行中如此不受待見,顯然會被人們從心理上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