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老齡化危機逼近 凸顯養老制度結構性缺陷

時間:2010-09-15 09:25   來源:法制日報

  對於養老保障和養老服務方面存在的不足,陳勁松認為,一個和諧的老齡化社會會讓社會關係的各方面都達到和諧,讓很多社會問題消弭于無形,從而促進國家長治久安。而要實現和諧的目標,有三方面的問題必須著重注意:

  首先是老年人的安全問題。陳勁松説,一些地方都出現過這樣的情況,老年人病了甚至過世了好幾天才被人發現,這都是與和諧社會的宗旨相違背的。社會各方應當對廣大老年人的人身安全、身心健康給予高度的關注。

  其次,提升老年人的權益和地位。“中國自古就有尊老愛幼的傳統,但這一傳統一度有所失落,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逐步健全,現在已經到了重拾的時候,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和法律地位應當得到全社會的認可和尊重”。

  最後,在邁入老齡化社會之後應當發掘老年人這個群體自身的潛力。“隨著人口平均壽命的延長,很多老年人其實還有為社會作貢獻的願望和能力,應當充分滿足他們的願望,這也能促進老齡化社會的和諧”。

  “維護老齡化社會和諧的相關應對策略應該走向機制化、體系化,並進一步上升到法律的層面。”陳勁松説。

  來自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也認為,要結合老齡化發展趨勢和市場經濟條件下養老形勢和任務的變化,認真研究制定和完善老齡事業發展和法規政策體系,依法保障老年人的各種合法權益。同時,積極協調有關部門推進養老、醫療、福利、社區服務等老年保障法規、政策的制定、修訂和完善,為老齡事業發展創造更加良好、寬鬆的法律政策環境。(記者杜曉 實習生蔣新軍)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