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把握城鎮化最可寶貴的二十年

時間:2010-03-07 09:17   來源:瞭望

  我們難以想像在一個高度分化對立的社會裏建設成功的民主,必須尋求成本最低的轉型方式,其中,也包括了城鎮化自身的轉型

  文/王軍

  經過持續三十餘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工業化已進入中後期,國民經濟正面臨以轉型促發展的戰略格局。中國業已掀動的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城鎮化,將在這個過程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未來二十年,隨著“超生一代”的老去,中國的“人口紅利”不再,這迫使中國必須完成由“世界工廠”向現代服務業全面升級的任務。在這一時期,巨大的房地産需求仍將使中國成為世界上鋼筋混凝土消耗量最大的地區,城鎮化仍將以較大規模推進。但二十年後,隨著人口的老化,房地産需求的縮減,中國城鎮化或將歷史性地告一段落。這二十年,可能是中國城鎮化保持快速發展的最後二十年,也是城鎮化最可寶貴的二十年。

  《中國城市規劃發展報告2008~2009》預計,2010年中國總人口約為13.6億,城鎮化水準約達到47%,城鎮人口約達到6.4億人;2020年中國總人口約為14.5億,城鎮化水準56%~58%,城鎮人口達到8.1億~8.4億;2030年前後,中國總人口約為15億,城鎮化水準約達到65%,城鎮人口約達到10億人。

  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中國城市規劃協會、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發佈的這份報告指出,從經濟發展趨勢來看,中國城鎮化在未來將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伴隨著我國經濟快速崛起,我國發展的國際環境趨緊,長期經濟快速增長所帶來的結構失衡越來越顯著,傳統經濟增長方式越來越難以持續,人口紅利和制度變革所帶來的增長效應越來越趨於平衡,快速城鎮化也面臨著拐點提前到來的威脅等因素”,“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問題,實現城鎮化進程中的城鄉統籌、區域協調、社會和諧、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目標,由於涉及一系列體制機制改革的深化,關係到眾多利益集團關係的調整和相關配套措施的整體落實,具有很大的難度”。

  回顧歷史,我們看到,中國的城鎮化經歷了一場曲折的過程。在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三十年,中國經歷的是一場“非城鎮化的工業化”,甚至在“大躍進”之後的1961~1977年,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逆城鎮化”(精簡職工、知青下鄉、“三線”建設導致城市人口減少)。在1950~1980年的三十年中,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發展中國家由16.2%上升到30.5%,但中國大陸僅由11.2%上升到19.4%。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的城鎮人口從1.72億增加到5.92億,使多達1.5億農業人口實現了就業的非農化。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此間中國由農村進入城市的人口,是美國工業化時期由歐洲移民人口的三倍。這三十年中國的高速城鎮化,得益於工業化的促進,及決策層對機遇的把握——1998年,中共中央第一次將提高城鎮化水準明確列為發展目標,同時進行住房制度改革,全面啟動房地産市場,拉動了內需,平穩度過亞洲金融危機,使中國經濟創造了“高增長、低通脹”的奇跡。

  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二十年裏,在中國經濟社會轉型中,肩負承前啟後使命的城鎮化,將漸漸失去工業化的依託,城鎮化面臨的問題空前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多年來,城市拆遷、農村徵地、住房保障、“土地財政”等問題不斷累積,引來一場又一場輿論風潮。今年兩會,截至3月2日,接收的340多項政協提案中,一半和房地産有關,甚至有人稱今年開的是“房子兩會”。這表明,房子問題已到了必鬚根治的時刻。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房地産調控政策密集出臺,卻難解“蝸居一代”的生存需求。1998年國務院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經濟適用住房為主的多層次城鎮住房供應體系”,但經2003年“逐步實現多數家庭購買或承租普通商品住房”的政策“微調”,住房的經濟發展功能被過度強調,商品房幾乎成為城市居民解決居住問題的“獨木橋”。“馬太效應”由此形成:通過1998年房改獲得住房産權的居民,以及在房價高企前通過其他方式獲得住房産權的居民,能夠坐享城鎮化帶來的不動産升值,房價越高,他們獲得的社會財富越多,無房者實現安居的代價就越大。矛盾持續加重,社會就必然斷裂。

  此刻,中國的城鎮化又站在一個質變點上,決策層能否像1998年那樣把握住這一次戰略機遇?我們必須理解,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可能建立在深谷巨壑之中。未來20年,中國城鎮化最為重大的使命在於能否把不動産這只“城市股票”,配發給越來越多的新市民,使他們能夠分享城鎮化“紅利”,成為增進社會穩定、推動社會改革的理性力量。我們難以想像在一個高度分化對立的社會裏建設成功的民主,必須尋求成本最低的轉型方式,其中,也包括了城鎮化自身的轉型——當前關於拆遷條例的討論,關於中央與地方財稅體制的討論,等等,均關係城鎮化與民生的和諧,也暗示了城鎮化轉型的方向。在這峰迴路轉的關口,我們最不能犯的是方向性的錯誤。我們必須將公民的生命尊嚴置於首位,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借鑒發達國家的做法,為中國城鎮化最可寶貴的未來20年,設計一個最優的程式。

編輯:田雲鵬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