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揭秘中國神童生活:大多很痛苦 部分有暴力傾向

時間:2010-01-20 08:52   來源:廣州日報

  【核心提示】:

  1月18日,本報報道一名7歲兒童小豪因患阿斯伯格綜合徵(Asperger Syndrome),記憶力超常,被人稱為“神童”。該報道一齣,迅速被全國各大網站轉載,繼而引起全國轟動。從昨天清晨至記者截稿時,來自北京、上海、吉林、湖南、湖北等全國各地的上百名讀者致電本報,講述自己身邊“神童”、“天才”的動人故事。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很多孩子雖然有天分,但由於性格怪異,終不能融入常人“世界”,長期受教育、藥物、暴力傾向、社會歧視等問題的嚴重困擾,有些“神童”甚至被家人強迫送往精神病院治療,過著痛不欲生的生活。

  關注阿斯伯格綜合徵之二

  故事一:

  人物:小佳 男 20歲

  將北京地圖記入腦中

  電影《雨人》講述了一位年輕汽車商查理巴比特與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的哥哥雷蒙之間的情感故事,雷蒙有著“過目不忘”的本事,他可以準確報出飛行史上所有重大空難發生的航班班次、時間、地點、原因,能迅速地數清掉落在餐廳地板上的246根牙籤。他也能記得電話簿上任意一個讀過的電話號碼。

  昨日中午,北京一位農業部的官員王女士看到本報的報道後,立即致電本報記者,向記者講述了同雨人有著類似經歷的兒子小佳(化名)的故事。20年來,“神童”兒子的成長過程,讓王女士經歷從最初的興奮到痛苦再到後來的平靜的漫長歷程。在小佳兩歲四個月時,她發現了兒子與眾不同,對音樂、唐詩、結構性的東西學得非常快,李女士給小佳買了一本厚厚的《李陽英語》,他看過一遍後,便能把整本書背下來,音調一點也不差。

  印象最深的是小佳9歲時,家人帶他去北京的公園遊玩,因為一時沒有照顧到,他便與家人走失。當家人緊張地尋找時,他卻一個人乘坐公交車,原路返回。

  隨後,王女士發現小佳有著驚人的記憶力,不知從何時起,他已將北京的地圖上每一條街道全部記在腦中。“什麼時候搬家,什麼時候買電視,他都能説出具體哪一天星期幾”。最有趣的是,有一次小佳在學校考試時,有些題目不會做,他便不顧其他人的反應,徑直站起身來,向旁邊同學的試卷掃了一眼,雖然那位鄰桌急忙護住試卷,但是沒想到他卻像“照相機”一般,已將鄰桌的答案全部“印”在了腦中。

  被狗咬後落下嚴重心病

  因為小佳在學校裏表現異常,最終在2003年退學。為了照顧小佳,父親專門留在家中,由於沒有專門的機構治療,家人只能任其發展。

  在小佳14歲時,發生了一件意外事故。“那時,他正在外面玩,突然被鄰居家的狗咬傷,雖然經過治療,但由於他對狂犬病有一定了解,變得十分恐懼,情緒無法排解,便開始自殘,不停地咬自己。”王女士稱。為了治療小佳,醫院給小佳開了很多精神類藥物。“這些藥他一直吃了兩年,雖然對他的自殘行為有所控制,但也對他的大腦造成了很大傷害”。小佳的記憶力下降了很多,睡眠品質也有所下降,有時還出現抑鬱。發現這些問題後,家人便停止給他服用藥物。

  “現在小佳沒什麼事做,上上網,下載一些歌曲。快到下班時,他便坐公交車到單位門口接我。”王女士説,目前內地還沒有很理想的治療方式,“我們的困惑是,孩子有顯著的特長,但卻有勁沒地方使。這麼好的資源,不能為國家出點力,感覺浪費了!”王女士感慨道。

  故事二:

  人物:小健 男 18歲

  容易失控被送精神病院

  昨日下午,家在花都的楊先生哭著向本報講述了兒子子健的故事。對於18歲的兒子,他內心有著無限的愧疚。

  1991年,楊先生的妻子生下他們愛情的結晶,給孩子起名叫子健。回憶子健小時候的事情,楊先生顯得很興奮:“他對數字特別敏感,兩歲不到他便能將我電話本中的所有號碼記住,一點不差,街坊鄰居都説我家出了一個‘神童’。”

  但時隔不久,楊先生便發現兒子並未按照他們想像中那樣去發展。“多動,一刻也不得閒。在幼兒園雖然成績很好,但卻坐不住,最終被老師退回來。”“我們將他送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孩子為品行障礙類似阿斯伯格綜合徵。”為控制小健的行為,家人開始給他吃鎮定的精神類藥物,一吃便是十幾年。“只要一停藥,他便行為失控,抽煙、偷東西什麼壞學什麼!”

  “我幾次把他從派出所領回來。”最終,楊先生含淚將兒子送往精神病院治療。

  故事三:

  人物:小傑 男 9歲

  奪全國繪畫大賽一等獎

  小傑(化名)目前就讀于廣州某名牌小學。他從小就展現出與常人不一樣的天分,記東西又快又準,但活潑多動。在他2歲半的時候,家人曾教他很多漢字,接受識字教育半年後,3歲時他仍能記得以前家人教過的漢字,當時家人都認為他是“神童”。6歲時,他被廣東省中醫院診斷為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

  進入小學讀書後,小傑的天分展現得更明顯。他上課時很少聽課,喜歡鑽在課桌下面,即使注意力不集中,他仍能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對答如流。小學一年級時,他可口算兩位數乘法,此外還喜歡上了繪畫,在廣州市少年宮參加繪畫培訓班,此間連續兩次奪得全國繪畫大賽少年組一等獎。

  由於活潑好動,小傑經常搗亂課堂秩序,這讓老師很頭疼。為教育這個調皮搗蛋的學生,老師最初耐心地給他講道理,但效果不大,孩子調皮依舊。

  “有時丟了東西,同學都會懷疑是他拿的。”媽媽馮女士很無奈。老師現在也認為小傑是班上最差的學生,小傑目前成績波動很大,在數學題目中,他能做對最難的附加題,但做簡單題目卻會失誤。

  為了讓兒子上名牌學校,馮女士花了6萬元擇校費,還在學校附近買了房子,“父母很努力地幫他,老師和同學卻不願接納他”。

  故事四:

  人物:小青 女 15歲

  無學校接收輟學在家

  3年間連換3所學校,田女士為女兒小青(化名)的上學問題操碎了心。前日下午她給本報打來電話,忍不住疑惑:“找個學校怎麼這麼難?”

  小青5歲時在珠海婦幼保健院被確診為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在她5年級時,全家搬至廣州番禺,入讀某私立名校,並隨後升入該校初中部。“孤僻,不會與人交流”,田女士説,女兒很少和同學一起玩耍,到了新學校後,倒是和幾個韓國同學相處不錯,並因此瘋狂地愛上了韓語,不到1年的時間便可聽懂韓語日常會話。

  小青性格孤僻、自控力較弱,因此與老師和同學的關係都不好。除語文和英語這兩門語言類學科外,小青的其他科目很差,加之小青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老師和同學不願接納她。無奈之下,田女士只好為女兒轉學。

  小青隨後連換兩所學校,均因性格和成績而未長久。去年6月輟學後,田女士多方尋找,但多所學校均以“學生性格有缺陷”等藉口拒絕。小青至今輟學在家。

  記者手記:

  患者家長

  苦尋良方

  本報18日報道見報以來,上百名家長撥打本報熱線電話,訴説自己的困惑及孩子遭遇。家長中以受過良好教育的母親居多,她們的子女或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或有類似阿斯伯格綜合徵的症狀,她們長期苦於缺乏有效的治療辦法。其中一位母親的話代表了很多父母的心聲:現在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孩子就是父母的天,如果這片天出了問題,做父母的怎麼活?

  醫學界早已承認,阿斯伯格綜合徵是一種疾病,該病給患者帶來的殺傷力不亞於傳統病症。父母們普遍缺乏應對此病的知識,大多數人除了病急亂投醫、擔驚受怕外,沒有有效應對措施。在父母們看來,阿斯伯格綜合徵未引起社會的足夠重視,患者反而遭受諸多歧視。鋻於該病症的特殊情況,父母們渴望孩子的某一方面專長能得到發掘,進而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而不是累贅。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教育新聞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