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5個男人中就有一個光棍” 十年之後娶妻難

時間:2010-01-12 15:04   來源:人民網

  “21世紀,國家人口政策的重點應該轉向調整人口性別結構上,這是一項迫在眉睫的工作。”

  小羅是家裏的獨生子,今年從一所不錯的大學畢業,父母就和爺爺奶奶一起出資幫他買了結婚用的房子,工作也在叔叔的安排下有了著落。小羅覺得自己的人生還算順利,但是也許他永遠都不會知道,為了要個男孩,他的母親曾經打掉過兩個女孩。女孩子提前被打掉,這在中國算不了什麼,但人們很少意識到,這裡面其實潛藏著一種危機。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的2010年《社會藍皮書》指出,目前我國19歲以下年齡段的人口性別比嚴重失衡,每出生100個0至4歲的女孩,相應會出生123.26個同年齡段的男孩。如此發展下去,到2020年,中國處於婚齡的男性人數將比女性多出3000萬到4000萬。那時,每5個成年男性中就會有一個“光棍”。

  “正常情況下,人口的性別比應該是1052,就是每出生100個女孩,相應出生103到107個男孩。這個比例是人類有記錄以來一直維持的生物法則。由於男孩的死亡率高於女孩,所以到了婚育年齡,男女比例基本就是正常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翼告訴《北京科技報》:“我們以全國幾次的人口普查數據為依據,發現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曾一直維持在正常的範圍內,但是到了上世紀的80年代,低年齡段的出生人口性別比就超過了107的標準值,此後性別比例逐年加大。”張翼説,一些專家認為,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使很多出生的女孩被漏報、瞞報,造成了數字上的失調,但是通過對幾次的人口普查結果以及教育年鑒的研究,發現出生男女性別比例失調的情況是確實存在的。

  根據人口普查資料顯示,1981年,全國出生嬰兒性別比是108.47;1989年這個數字達到了111.92;到了2000年第5次全國人口普查,男女比例更是高達119,遠遠超過107的標準值上限。以第5次人口普查為例,各地顯示的情況十分驚人,佔全國人口90%的24個內地省、區、市,出生人口性別比都在110以上。江西的出生性別比已高達138;而陜西省某些地區計劃內二胎新生兒男女性別比達到253.5,個別村落自2001年起連續3年內出生的計劃內二胎竟沒有一個女孩。所有這些數據都顯示,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已經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嚴重問題。

  “人類社會男女比例,是幾百萬年來形成的,除了戰爭年代外,全世界的出生人口性別比例都沒有出現過大幅度的失衡。導致目前這種狀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國固有的生育觀念。”中國人民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段成榮告訴《北京科技報》,中國人一直對生育男孩有執著的偏好,尤其是某些偏遠的農村地區,農機具使用率很低,大部分生産活動要靠人力和畜力進行,所以男勞動力對一個家庭的生産至關重要,而且男孩的多少對家庭在當地的發言權和能否爭取更多的家庭利益息息相關,為了生育男嬰,有些地方甚至出現棄女嬰、殺女嬰的情況。同時,B超技術的普及,也對胎兒的性別鑒定提供了便利的條件。雖然國家明令禁止用B超檢測胎兒性別,但是很多父母還是能通過各種方法在胎兒3個月左右的時候就知道孩子的性別。

  “從全國範圍來看,海南、安徽、江西、廣東、湖南、湖北這些地方的出生性別比失衡情況比較嚴重,而像內蒙古、貴州、西藏、寧夏、青海、新疆等地區,出生人口性別卻普遍控制得不錯。”張翼説,我們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在我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方,性別比控制得都比較好。比如,西藏的出生性別比只有97,甚至低於標準值。

  在張翼看來,國家對少數民族實行的寬鬆的計劃生育政策,是少數民族地區性別比正常的根本原因。“以前的家庭可以通過多次生育達到添男孩的目的,但是國家計生政策規定每個家庭只能生一個孩子後,家庭的需求和國家的計劃之間就産生了矛盾。比如海南、安徽等地區的計生政策實行和控制得都比較嚴格,這就導致人們在生育唯一的子女時,更期望對孩子的性別進行選擇。”傳統的生育觀念沒有改變,新的觀念沒有形成,但是政策卻約束了人們對生育的滿足。在兩者的作用下,就導致了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的狀況。

  以河北省為例,從1971到2003年,全省人口出生率由25.06‰降到11.43‰,累計少出生2700多萬人。但是根據第5次人口普查的情況看,河北全省的出生人口性別比達到118.46,其中最高的區市甚至達到134.03。

  出生人口性別比的失衡,雖然在目前並不明顯,但卻是一個潛伏的巨大危害。段成榮説:“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很多適齡男青年找不到對象。”這個現象在現在並不嚴重,因為進入婚育年齡的男青年可以通過調整年齡差別,尋找到比自己小的配偶。但是如果性別比持續高居不下,年齡差會越拉越大,不斷透支未來婚育女青年人數,持續積累下來,將會出現一大批單身的男青年,這些單身的男青年如果婚育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對整個社會都是潛在的危害。

  在張翼的調查中,他已經發現我國一些地方出現了“娶妻難”的情況,“到農村去看,尤其是偏遠的地區,大齡未婚男青年比比皆是。這從結婚的禮金上就能明顯感覺到,以前男方給女方家庭幾百元錢就能娶個媳婦,而現在已經漲到了上萬元。”

  “對已經失調的這部分人群,沒有更多的解決辦法。目前的辦法只能對將來的出生比例進行調整。”在段成榮看來,恢復正常的出生性別比例是最重要的,而從觀念上解決男女平等,再通過政策以及實際利益的引導來改變這種情況是目前最好的辦法。

  為了調整性別比例,國家已經有所行動,比如在就業中消除性別歧視,提倡男女平等,計生委開展的“關愛女孩行動”,以及在全國範圍內對實行計劃生育的農村家庭每月補助60元等等。但是在張翼看來,這些政策都是緩慢的,要想在短期內解決,還是要調整計劃生育政策。像日本也存在性別歧視,但是他們在人數減少的時候沒有出現性別比失調,就是因為日本並不限制生育。

  “20世紀,我國最重要的使命是控制人口數量,計生政策曾經對國家的人口轉變起了重大作用,在此基礎上,我國逐漸走向富強。但是21世紀,國家人口政策的重點應該轉向調整人口性別結構上,這是一項迫在眉睫的工作。”張翼説。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教育新聞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