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中國摩梭人自建唯一母系氏族社會民俗博物館

時間:2009-05-18 13:5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昆明5月18日電(記者丁耘 施思思 李懷岩)在雲南省與四川省交界的瀘沽湖畔,至今還保留著母系氏族社會特點的摩梭人正在建設一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摩梭民俗博物館,以此向外界展示“正宗”的摩梭傳統文化和發展變化史。

  “現在文化流失得很快,摩梭人的許多東西在逐漸消失,我們覺得應該做些什麼,讓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讓大家了解一個真實的摩梭。”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落水村的翁基次爾青説道。

  位於瀘沽湖畔落水村的摩梭民俗博物館是國內民間唯一一家關於摩梭文化的博物館,由當地村民翁基次爾青和他的朋友汝亨次仁多吉共同創辦。

  近年來,隨著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外來文化的介入使摩梭人的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許多習俗已漸漸被現代文明同化。比如除了傳統的“走婚”,在婚俗形式上也融入了與外界相同的一夫一妻制婚姻。

  多吉説:“提起摩梭人,許多人隨即想到的就是神秘的‘走婚’,仿佛摩梭文化中就只有走婚,仿佛摩梭男女對待感情特別不專一,走婚甚至成為混亂性生活的代名詞。”

  “這是對摩梭文化深深的誤解,”今年38歲的爾青説,“走婚絕不是兒戲式婚姻,它以雙方感情為基礎,不受法律、宗教、地位和經濟等因素制約。”

  正是外界對摩梭傳統文化的扭曲和誤解,激起了爾青和多吉開辦摩梭民俗博物館的想法。

  摩梭民俗博物館自今年2月起正式修建,預計明年6月開門迎客,是在之前一個簡單的陳列室基礎上修建的。

  自1998年起,爾青和多吉走村串巷,四處收集摩梭人民在生産生活中使用的物品,拍攝日常生活的照片等。經過3年多的籌備,耗資50多萬元,2001年,陳列室對外開放。

  目前,陳列室有6名工作人員,佔地近4畝,內有展品800多件,分為民俗陳列館、祖母房、花房、喇嘛經堂、達巴館、圖片展覽館、茶馬古道館、服飾館等。博物館建成後將會增設摩梭名人館、飲食館、影片展覽館、真人展示勞動作坊等。

  摩梭人目前主要居住在金沙江東部的雲南省寧蒗縣以及四川鹽源、木裏等縣,人口4萬餘人。作為世界現存唯一的母系氏族社會,摩梭人仍然保留有“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被稱為“東方女兒國”,走婚雙方生下的孩子由女方家庭撫養。摩梭人崇尚自然,主張保護居住周圍的每一寸土地和山水,主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陳列室在當地小有名氣,門票20元。從陳列室到博物館,大部分資金來源都是爾青、多吉和他們的摩梭朋友。至今,兩人連貸款加借款,已花費近90萬元人民幣。

  談及今後的打算,爾青很樂觀,“博物館建成後會更加豐富充實,我們打算一步步擴大它的影響力,之後還要請英文講解員、印外文手冊、辦民俗文化網站,讓更多人了解摩梭文化。”

  雲南省社科院副院長楊福泉認為,創辦博物館的想法很好,“許多遊客對摩梭文化只停留在淺層次的了解上,對當地風俗也有一些誤解”。

  實際上,現在各地少數民族同胞保護傳統和文化的意識日益強烈,積極收集即將在民間消失的東西,將自己的文化傳承下去,體現了大環境下的民間民俗文化保護傾向。在雲南孟連,傣族老人們自發編寫村寨發展史;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建設了國內首個布朗族生態博物館;還有孟連拉祜族生態博物館等,它們都保留了原始風貌,展示了少數民族特有的文化。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臺灣新聞 兩岸新聞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