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安三月九日電(記者 冽瑋 )號稱“十三朝古都”的西安,眾多名勝古跡之外,還擁有一萬餘株古樹名木。為保護這些“綠色文物”,此間有關部門決定對散居民間的七十六株瀕危古樹名木實施集中搶救。如此大規模地保護古樹名木,在中國西北尚屬首次。
最新統計資料顯示,西安現有古樹一萬七千四百六十九株,城市鄉村古剎和民宅均能尋到古樹的蹤影,大多種植于明清時代,個別為漢唐時期。它們記錄著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文明歷史和氣候變化,是不可多得的綠色文物。其中古樹群樹木一萬六千五百一十三株,散生民間的古樹有九百五十六株,名木三十一株。在九百五十六株古樹中,五百年以上的一極古樹兩百二十六株,三百年至四百九十九年的二級古樹兩百一十六株,一百年至兩百九十九年的三級古樹五百一十四株。
首批實施搶救保護的瀕危古樹名木共有七十六株,涉及銀杏、松、槐、玉蘭等多種樹木,平均樹齡七百年以上,其中位於臨潼胡王村的國槐已有兩千多年曆史;藍田縣輞川鄉鹿苑寺內的大銀杏,據考證為唐代詩人王維親手所植;位於長安區天子峪口古銀杏,唐代名將尉遲敬德在此拴過馬,拴馬鐵環至今猶存。
據了解,此次保護過程中,有關部門將充分考慮這些古樹名木生長髮育的環境要求,參考樹木本身所擁有的歷史文化特點,逐一量身制定搶救方案,具體措施包括:根部保護、外部土壤改良、周邊環境綠化、加固支撐、封堵腐洞、人造樹皮、修護圍欄和生物復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