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當局強推中正紀念堂改名 臺媒痛批擴大族群裂痕

2007年05月21日 10:20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5月21日消息 在民進黨當局的強力操作下,伴隨著藍綠互批之聲及民眾衝突之聲,5月19日,中正紀念堂被改名為“臺灣民主紀念館”並揭牌。對此,臺灣媒體批評説,臺當局此舉是“去蔣介石化”運作,只會擴大族群裂痕。

  臺北市政府與臺當局“教育部”攻防

  為了避免中正紀念堂被改名,臺北市政府搶先一步將整個園區定為暫定古跡,還強調就算是釘一根釘子,也一定會“依法”嚴辦。而為使改名成功,臺當局“教育部”則像是在演諜報戲劇,在“立法程式”不完備的情況下偷偷摸摸進行改名。

  在了解了臺當局“教育部”如何改名的步數後,臺北市長郝龍斌強調,立牌、燈箱不是固定式的設計,臺北市政府不會有意見,但是幾乎完全遮住主建物南北二面外墻的大型布幔,由於遮蔽住古跡,“依法”一定要拆。

  郝龍斌與陳水扁互嗆

  對於臺北市政府搶先一步將整個園區定為暫定古跡,陳水扁則借著揭牌儀式致詞時稱,被列為一級古跡的“總統府”,都可以從“介壽館”改名“總統府”,只不過是市定暫定古跡的中正紀念堂,為何不能改名。

  光是將中正紀念堂改為“臺灣民主紀念館”還不夠,陳水扁還要臺當局“教育部長”杜正勝加把勁,把“大中至正”牌樓上的四個大字,乾脆一口氣改為“自由廣場”。

  對此,郝龍斌則回應表示,中正紀念堂的改名連“立法程式”都不完備,陳水扁説已經完成改名,根本就是帶頭破壞“法律”。

  臺媒痛批中正紀念堂改名

  對於民進黨當局強行將中正紀念黨改名,臺灣“中廣新聞網”發表文章指出,此舉是“去蔣介石化”操作,只會擴大族群裂痕。

  文章認為,沒有取得社會普遍共識的“正名”行動,當然會造成不同意見族群的衝突,就在“臺灣民主紀念館”拉下布幔揭牌的同時,場外不同立場的民眾早已經叫罵成一片,甚至出現零星的肢體衝突,就算警方出動人墻阻隔,民眾還是嗆聲不斷。

  文章説,民進黨一再強調“轉型正義”,陳水扁更是説歷史可以原諒,但不可以忘記,可是當“主政者”的作為,只是一味的在討好部分人而忽略另一部分人的感受,這不叫正義,而當“主政者”繼續在族群的裂痕上不斷灑鹽,我們看不見原諒,只感覺越來越痛的傷口,當然讓人永遠無法忘記。(郭強)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system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