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光明時評】進一步釋放數字經濟發展潛能

2025-05-12 09:15: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光明時評】

  作者:馬曄風(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印發《2025年數字經濟發展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明確提出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從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到完善體制機制建設,全面部署2025年數字經濟重點工作,不僅回應了當前數字化轉型進程中的關鍵需求,也展現了我國加快建設數字強國的前瞻佈局。

  數字時代,數據成為和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並列的關鍵生産要素。《要點》將“加快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放在首要位置,強調以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為主線,加快完善數據産權、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等數據基礎制度等,有利於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充分釋放公共數據要素潛能。比如,一些地方通過開放政府的産業經濟數據,引導企業開發産業分析預測模型,既為企業創造了經濟效益,也為政府的産業規劃和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學依據。社會組織可以利用開放的公共數據更好地了解社會需求,制定精準的公益項目和活動方案,提高公益資源的分配效率和使用效果。個人也可以通過開放的公共數據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提升自身素質和創新能力,更好地了解社會問題和公共事務。

  數據要素價值的釋放離不開堅實的數字基礎設施支撐。數據顯示,我國數字基礎設施實現新躍升,累計建成5G基站425.1萬個,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數達26.56億戶,八大樞紐節點地區各類新增算力佔全國新增算力的60%以上。《要點》提出要優化算力資源佈局、打造統一的數據流通標準規範,體現了“以全國一盤棋”思路構建數據基礎設施的戰略方向。“東數西算”工程正是這一戰略的典型實踐,通過在西部地區佈局大型數據中心,將電力富餘、氣候適宜的優勢轉化為算力供給能力,為東部地區的數據密集型應用提供支撐,將大幅提升算力使用的整體效率。

  在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加速演進的背景下,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量子通信等前沿技術正成為引領未來科技發展的關鍵領域。提升數字經濟的核心競爭力,關鍵在於增強在這些技術方向上的原始創新能力與産業轉化能力。這需要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産業體系。近年來,生成式人工智慧已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戰略高地,得益於豐富的數據資源和應用場景優勢,我國在生成式AI研發和行業落地方面取得顯著進展。此外,還應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可從需求端和供給端雙向發力,通過實施“數字消費提升行動”打造數智化消費新場景,激發數字經濟需求側活力。在供給端,圍繞重點行業實施“一鏈一策”的數字化轉型策略,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工程。這些舉措都有助於系統性提升我國傳統産業數字化轉型能力,為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

  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科學的宏觀調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高效高品質的治理體系才能保障數字經濟的行穩致遠。不斷健全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完善體制機制,對提高我國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而言至關重要。具體而言,通過加大對侵權行為的處罰力度,能夠更好激勵企業和創新者投入更多資源進行技術研發和創意生産;依法查處和制止壟斷行為,有利於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參與競爭的機會;建立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數據跨境流動安全管理等體制機制,能夠有效防範數據安全風險等,這些都有利於促進數字經濟的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在全球數字競爭日益激烈、貿易保護主義加劇的背景下,加強數字經濟國際合作也顯得更加重要。未來,通過在加快數字貿易發展、推進海外智慧物流平臺建設、拓展“絲路電商”合作空間等方面不斷發力,我們定能助力中國跨境電商企業加速“出海”,構建起覆蓋廣泛的數字貿易和物流網路,推動中國企業更好融入全球價值鏈。相信隨著促進數字要素的跨境自由流動,數字經濟的潛在活力將得到進一步釋放,真正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為世界經濟的復蘇與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光明日報》(2025年05月12日 02版)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