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普惠養老、債券市場“科技板”……所有金融政策打出“組合拳”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天(7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介紹“所有金融政策支援穩市場穩預期”有關情況。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表示要正式推出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這一再貸款工具又將發揮哪些作用?
問題一
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是什麼?
中國人民銀行設立的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額度共5000億元,主要是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服務消費與養老的信貸支援。新政策工具是對前期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政策的擴容和升級。
中國人民銀行曾在2022年設立了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額度400億元,先期以試點方式開展,後拓展至全國。跟以往相比,新政策工具額度更大,支援領域更廣,利率更低,在全國範圍內均適用。
問題二
新政策工具將發揮哪些作用?
專家表示,這將激發服務消費和養老市場活力。一方面,可進一步激發國內服務消費潛力,促進擴大服務消費供給、提振服務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可支援養老産業發展,也有利於完善養老保障,在更長期限中釋放居民消費潛力。
股票投資風險因子調降10% 與股民有何關係?
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介紹,調整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監管規則,將股票投資風險因子進一步調降10%。這是如何調降的?是否意味著普通股民的投資風險降低?
專家表示,這是鼓勵保險公司加大入市力度的政策舉措,風險因子下調後,保險資金可以加大股票配置比例,與普通股民的投資風險沒有關係。
上一次險資權益投資風險因子下調是在2023年9月,對於保險公司投資滬深300指數成分股,風險因子從0.35調整為0.3;投資科創板上市普通股票,風險因子從0.45調整為0.4。
據有關機構測算,這次風險因子進一步下調10%後,或將帶動股市增量資金規模超1300億元。
如何支援債券市場“科技板”
昨天的發佈會還發佈了關於債券市場“科技板”相關支援政策。
問題一
債券市場“科技板”支援範圍包括哪些領域?
記者了解到,債券市場“科技板”聚焦國家科技戰略需要,加大對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産業和科技型企業融資支援力度。其中,重點支援的科技産業包括人工智慧、大數據與雲計算、整合電路、工業母機、量子技術、生物技術等。
問題二
“科技板”在機制設計上有哪些創新?
記者了解到,考慮到發行人的訴求,債券市場“科技板”進行制度設計時,對發行環節作了有針對性的安排。
同時,為提高市場投資積極性,鼓勵金融機構、資管機構、社保基金、企業年金、保險資金、養老金等資金積極參與投資,鼓勵創設與科技創新債券指數以及與相關指數掛鉤的産品,引導擴大投資者範圍。此外,還將為科技創新債券提供專門的做市報價服務,提高科技創新債券交易活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