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全國旅遊市場大幅升溫 一組數據看文旅消費→
這個“五一”假期,全國旅遊市場大幅升溫。從城市到鄉野,從山川到海岸,無數人用腳步丈量山河,用熱情點燃假日活力。通過一組數據盤點這個假期文旅消費的情況。
北京
接待遊客近1800萬人次 入境遊成亮點
記者從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了解到,“五一”假期,北京市旅遊人次和旅遊消費實現雙增長,全市接待遊客總量1790.8萬人次,同比增長5.6%;旅遊總花費209.8億元,同比增長6.9%。其中,“人少景美”的“京郊遊”“小眾遊”備受市民和遊客的青睞。
入境遊成為假期北京文旅市場的一大亮點。假期共接待入境遊客10.4萬人次,同比增長42.4%;實現入境旅遊花費11.3億元,入境旅遊呈現出強勁的升溫態勢。
上海
旅遊住宿需求旺盛 演藝經濟釋放消費潛力
據上海旅遊大數據監測,“五一”假期,上海共接待遊客1650.06萬人次。旅遊住宿需求旺盛,全市賓館旅館客房出租率為73%,同比增長6.5個百分點。其中,5月2日到4日,連續三天的單日出租率超過80%。
上海還以演藝經濟為抓手,進一步釋放文旅消費潛力。假日期間,上海市共計舉辦660場營業性演出,服務觀眾約74萬人次,同比增長25.91%,票房收入約1.63億元,同比增長59.41%。
浙江
全省累計全域旅遊人數3114萬人次
綜合大數據監測,“五一”假期,浙江省累計全域旅遊人數3114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3.7%。其中,接待過夜遊客1830.2萬人次,同比增長10.5%。全域旅遊綜合收入395.4億元,同比增長17%。
江蘇
接待遊客突破3533萬人次 同比增長超15%
截至昨天16時,據江蘇智慧文旅平臺監測,“五一”假期,全省納入監測的644家A級旅遊景區、195個省級以上鄉村旅遊重點村、75家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含建設單位)和84家博物館去重後,共接待遊客3533.02萬人次,遊客消費總額達162.72億元,比2024年同期分別增長15.62%和14.79%。
全省博物館共推出特展項目179個,其中,75家博物館延時開放,14家博物館舉辦主題夜間活動,全省備案博物館共接待觀眾531.7萬人次,同比增長31.54%,文創收入超過2100萬元。
安徽
接待遊客數及旅遊花費均創歷史新高
據安徽省文旅廳統計,“五一”假期,安徽接待遊客、旅遊花費同比分別增長10.5%、11.4%,均創歷史新高。其中,全省A級旅遊景區接待遊客1686.6萬人次,門票收入2.4億元。山地景觀與古城古鎮類景區成為遊客出行的熱門首選。九華山風景區、天柱山風景區以及以西遞村、宏村為代表的皖南古村落、黃山風景區,都吸引著大量遊客前來領略安徽獨特的山水人文魅力。
與此同時,鄉村遊熱度持續攀升,成為安徽假期文旅市場的亮點之一。“五一”期間,全省鄉村旅遊累計接待遊客2029.6萬人次,實現旅遊花費12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7%、14.6%。
四川
超4365萬人次暢遊巴蜀 消費數據創新高
據大數據測算,“五一”假期,四川全省共接待遊客4365.28萬人次,實現旅遊消費總額235.0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75%、11.13%。其中,納入統計的905家A級旅遊景區累計接待遊客3079.19萬人次,同比增長14.76%。
優質景區持續釋放吸引力。5月3日,成都寬窄巷子、都江堰-青城山景區單日遊客接待量創歷史新高。三星堆、九寨溝、樂山大佛、峨眉山等熱門景區連續多日門票售罄。
重慶
接待國內遊客超1800萬人次 同比增超10%
“五一”假期,重慶文旅市場熱度持續攀升,展現出強勁活力。據重慶市文旅委初步測算,全市共接待國內遊客1858.31萬人次,同比增長10.4%;國內遊客在渝花費151.71億元,同比增長16.3%。
在全市旅遊景區的表現中,重點監測的130家景區成為遊客聚集的核心區域,累計接待遊客達793.9萬人次,同比增長20.15%。其中,榮昌夏布小鎮、洪崖洞民俗風貌區、磁器口古鎮、武隆喀斯特旅遊區和重慶動物園在眾多景區中脫穎而出,遊客量排名位居前列。
這個“五一”假期,重慶市啟動2025中國(重慶)國際消費節,各區縣圍繞季節煥新、出行郊遊、探親訪友等消費熱點,推動商文旅體多業態融合聯動,共舉辦各類消費促進活動近150場。
各大商圈、商業綜合體、購物中心也推出了節日促銷,通過限時折扣、滿減優惠等帶動消費市場升溫。據重慶市商務委員會監測顯示,“五一”期間,中心城區解放碑等主要商圈消費總額同比增長9.2%,全市餐飲行業營業額同比增長了7.7%,全市消費總額同比增長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