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從技術“秀場”到産業“競技場” 數字創新乘風而上

2025-05-04 09:52: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小學生“玩轉”機器人編程;大學生成立數字創新公司;技術高工開發智慧軟體……眼下,智慧科技崛起,“全民數創”成風,數字大潮風起雲湧,數字創新的毛細血管正被激活。

  參加2025數字中國創新大賽青少年AI機器人賽道決賽的小選手。人民網記者 焦艷攝

  技術日新月異,創造服務民生。浙江旅遊風險多模態智慧管控項目為15000多個文旅主體實時賦碼,以小時級更新,讓安全隱患無處遁形;貴州大學團隊開發的“法管家”大模型,幾秒內便可一鍵生成法條解讀和維權建議書,累計服務用戶超過10萬人;甘肅慶陽油菜花田上空,毫米級精度的無人機群精準避障、快速換藥、均勻噴灑,演繹智慧化、精準化、無人化的植保新路徑……

  今年,數字中國創新大賽歷時4個月,設置數字文旅、數字城市、低空經濟、青少年AI機器人等11個賽道,吸引了3萬餘名選手參與角逐。在這場一年一度的創新盛典中,我們可以看到,實驗室中的科研正走進人間煙火,抽象的理論成果正通過應用轉化為生活“妙方”。

  機器人現磨咖啡。人民網 李唯一攝

  在生成式AI和通用大模型“肩膀”之上,一個個“數字+”賽道破土而出,搞技術,也拼“嗅覺”、比“腦洞”。數字+醫學,智慧醫導大模型斬獲人工智慧賽道一等獎;數字+文旅,帶來旅遊景區、文物保護、非遺活化利用全面升級;數字+金融,金融服務邊界一擴再擴,讓實體經濟、行業生態能乘風而上……

  背靠大樹“乘涼”,依託自有數據庫,高校創新在細分領域中做文章,扎進垂類“藍海”做突破。從實際問題出發,企業以跨界合作生成成熟方案,以技術融合催生新質生産力。

  數字創新不是陳列在展櫃裏的青花瓷,而是百姓灶邊鐵鍋越用越亮、越用越懂。從“痛點”到“通點”,“金點子”誕生於高校實驗室,也生長于車間流水線,“各自為戰”已成往事,腳踏實地、合作融合方為“王道”。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孟天廣表示,“文理科”各取所長,實驗室與生産車間攜手並進,將在未來變得更加尋常。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副院長、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永恒預測,讓人工智慧嵌入人文基因,以人文洞察發現社會需求,以學科交叉理解社會規律,再用數字化、編程化思維去探尋解決方案將成為數智時代未來圖景。

  從技術“秀場”中走出,邁向産業“競技場”。本屆創新大賽獲獎的731個團隊中有不少已經進入商業化落地階段。研而優則實戰,創而優則“變現”,數字創新打破學科邊界、理論藩籬後,又用市場選擇和人文尺度共築生産發展的良性迴圈。研發、技術、資本、産業的産學研用閉環,讓奇思妙想有了源源動力,數字創新最終要通過造福於民,實現發展的生生不息。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