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而行、竹筏競賽 解鎖五一假期的N種玩法
五一假期,出遊熱情高漲。在浙江湖州潞村,遊客乘船穿行于古橋間,感受江南水鄉的閒適與美好。同時,在當地舉辦的啤酒龍蝦節上,也開啟了一場屬於味蕾的狂歡。
浙江湖州:龍蝦盛宴 非遺市集 千年潞村煙火足
總臺記者 濮佳怡:我現在乘坐著花船行駛在村莊中潞溪之上,“潞村”之名就來源於潞溪。400米的潞溪之上則橫跨了“騰蛟”“起鳳”“化龍”“天保”四座古橋,這四座古橋距今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了。江南的初夏,泛舟而行,就像人在畫中游。伸手就能觸摸到古橋斑駁的石紋,低頭看,又能望見白墻黛瓦的倒影,可謂是浪漫與愜意並存。
遊客 郭海英:這裡讓我的節奏更慢、整個人就很放鬆。
總臺記者 濮佳怡:從起鳳橋邊上岸,一定要去品嘗下本地特色的豬頭肉面,這也是很多潞村人心中“鄉愁的味道”。一勺豬油、一點食鹽加上煮沸的麵條,最後再鋪上地道的豬頭肉,一口下去,是滿滿的幸福感。
五一假期,當地還舉辦了啤酒龍蝦節,欣賞江南湖光山色的同時,遊客們還可以在這裡收穫一份味蕾上的狂歡。
遊客 王銀:我從深圳過來的,來了以後我覺得這裡不錯,特意來參加這個啤酒龍蝦節。
浙江湖州潞源文旅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李旭成:因為潞村周邊有很多的龍蝦基地,想通過龍蝦節這樣一個長時間的活動,吸引更多的遊人來潞村。五一期間的客流量,我們預計每日大概有三四千人,整個五一期間可以達到三四萬人的樣子。
四川武勝:泥塘摸魚賽竹筏 鄉趣小寨引客來
這個五一假期,鄉村遊備受青睞,四川武勝的小寨村,這幾天熱鬧非凡。
總臺記者 王玉龍:四川武勝鳴鐘鎮的小寨村,正在進行一場有趣又激烈的竹筏競賽。劃竹筏的參賽隊員,每五個人組成一個隊,獲勝的隊伍不僅可以獲得當地的農特産品大獎,還可以優先抓鴨子,抓到的鴨子都歸自己所有。
總臺記者 王玉龍:來到小寨村,還有一個項目不可錯過,就是渾水摸魚,池塘裏不僅有小孩,還有很多老人捲起褲腿,躍入泥塘,在裏面抓魚。
遊客:這是我今天抓的魚,好大一隻。平時真的很少有機會抓魚,帶小朋友來感受一下鄉村的氣息,真的很開心,好像回到了童年時代。
剛剛抓的魚,再配上這裡現摘的蔬菜,來到小寨村的共用廚房,用最原始的土灶可以做出一种家的味道。
總臺記者 王玉龍:在小寨村,遊客還可以穿上賽車服,騎上山體摩托,體驗一下速度與激情。玩累了可以來到林下KTV和林下火鍋,在陰涼的樹蔭下煮一壺茶,唱一首歌,吃一頓美食。小寨村的這種農文旅的跨界融合,也按下小寨村鄉村振興的加速鍵。
武勝縣鳴鐘鎮鎮長 何金鐘:小寨村的農文旅項目自2023年5月開始運營以來,累計接待遊客量近20萬人次,旅遊營業收入近500萬元,同時為當地的村民提供就業崗位近100余個。
貴州:創新業態豐富場景 激發紅色文旅新活力
貴州有著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這個“五一”假期,當地以紅色文化為主題,融合聲光電技術,推出了各種新業態、新場景的文旅體驗項目。
在貴州貴陽,假期期間,又名“紅飄帶”的貴州長征文化數字藝術館,迎來各地遊客。作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貴州段重點項目,“紅飄帶”運用AI虛擬交互、全息影像等手段,數字化再現長征之路,為遊客打造了身臨其境的沉浸式體驗。
遊客 楊先生:非常有創新力,讓我們眼前一亮,把傳統的紅色文化和現在資訊技術相結合,身臨其境,體驗感非常好。
而在遵義會議紀念館,五一假期,當地正式推出紀念遵義會議召開90週年紅色文化數字化系列項目 《轉折 從頭越》VR展,以“湘江戰役”“遵義會議”“婁山關大捷”三大歷史現場為錨點,通過虛擬現實等數字技術,讓遊客沉浸式交互體驗紅色文化。
在紅花崗區的“遵義 1935”紅色文化旅居生態圈,紅色歷史舞臺劇《偉大轉折》在這個假期同樣精彩,該劇以巨幕油畫、戰場特效、環繞音效等創新形式,為觀眾呈現了一場更立體、具象的紅色歷史舞臺劇。
重慶遊客 劉先生:《偉大轉折》這個劇是一次非常好的愛國主題教育。
目前,貴州正加快打造紅色文化旅遊消費新業態、新場景,激發紅色文旅新活力,讓紅色資源“流量”轉化為發展“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