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謀劃“十五五”,總書記給出行動指南
“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如何科學謀劃好“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一場謀篇佈局的座談會給出答案。
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主持召開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
“要在加緊落實規劃目標任務的同時,適應形勢變化,把握戰略重點,科學謀劃好‘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總書記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分析形勢變化,為科學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戰略指引和行動指南。
△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主持召開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
準確把握階段性要求
科學制定和接續實施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條重要經驗,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政治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曾談道:“有外國領導人對我説,中國有一大優勢,你們總是制定各種規劃,而且各種規劃總是能實現。現在,大家對中國式現代化充滿信心。”
從1953年至今,14個五年規劃(計劃)見證著中國從一窮二白到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
根據黨的二十大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戰略安排,我國將用“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3個五年規劃,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從時間節點上看,“十五五”正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五年。
如何謀劃好這關鍵五年的經濟社會發展?這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的階段性要求。
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戰略全局出發,總書記進一步指明方向:“著眼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緊緊圍繞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一個領域一個領域合理確定目標任務、提出思路舉措。”“要統籌謀劃,抓住關鍵性、決定性因素,把握好節奏和進度,注重鞏固拓展優勢、突破瓶頸堵點、補強短板弱項、提高品質效益”。
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急劇變化,不確定、難預料因素顯著增多。如何沉著應變?
“要前瞻性把握國際形勢發展變化對我國的影響,因勢利導對經濟佈局進行調整優化。”在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審時度勢,強調“要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
面對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穩住了就業、企業、市場和預期,中國經濟就有了堅實的底盤支撐。4月25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這次座談會上,總書記進一步指出,多措並舉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有效穩住經濟基本盤。
發展新質生産力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十五五”時期,做好發展新質生産力這篇大文章,是必答題。
△4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徐匯區“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人工智慧産品體驗店考察。
在座談會召開前一天,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時對上海提出新要求:“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和高端産業引領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在這次座談會上,總書記進一步強調,必須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更加突出”四個字,凸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實體經濟為根基,堅持全面推進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積極發展新興産業、超前佈局未來産業並舉,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一系列重要指示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提供了有力遵循。
把造福人民作為根本價值取向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
在謀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時,習近平總書記就深刻指出:“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我們就要不斷制定新的階段性目標,一步一個腳印沿著正確的道路往前走。”
在這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為根本價值取向,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穩步推動共同富裕。”
這是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價值基點,也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涉及老百姓的事情,關鍵在實。
從“穩步增加城鄉群眾收入”到“研究推出一批均衡性可及性強的民生政策舉措,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各項政策舉措要實實在在、富有實效 。
五年規劃,既是“國事”,也是“家事”。只有通過一項項可感可及的政策,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能讓人民群眾共用現代化成果,更好彰顯造福人民的根本價值取向。
△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開局良好。5.4%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高品質發展向新向好,彰顯了強大的經濟韌性和潛力。
“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加緊落實各項規劃目標任務時不我待,科學謀劃好“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擊鼓催徵。
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一茬接著一茬幹,一張藍圖繪到底,推動高品質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不斷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