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華鮮報|“數字中國”10週年!中國數字經濟加速跑

2025-04-30 10:33: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數字中國”10週年,中國數字經濟“成績單”亮眼!

  2024年,我國數據生産總量同比增長25%;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10%左右;算力總規模達到280EFLOPS,建成5G基站425.1萬個……

  

  2025年恰逢推進數字中國建設10週年。4月29日在福建福州開幕的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一連串數據凸顯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新亮點、新突破。

  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我國數字經濟規模穩居世界第二。

  數字創新活力涌現——

  當一回復興號“司機”模擬駕駛時速350公里動車組列車,看AI書法機器人揮毫潑墨,嘗試用AI秒造表情包讓聊天更豐富……走進位於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的峰會現場體驗區,一大批硬核數字新技術新産品扎堆亮相,吸引觀眾駐足圍觀。

  這是中國加快以前沿技術引領新質生産力發展的一個縮影。著力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關鍵數字技術的研究和成果應用不斷取得新突破。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主論壇上發佈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4年)》顯示,2024年,全球新公開生成式人工智慧專利4.5萬件,我國佔比達61.5%。數字技術創新再上新臺階,國産人工智慧崛起正為全球貢獻中國智慧。

  “數字底座”加快夯實——

  數字中國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離不開“數字底座”的強力支撐與創新驅動。

  看網路設施,打造全球領先的光纖網路,建設從跟跑到領跑的行動通訊網路。截至2024年底,我國5G基站總數全球佔比達60%。

  看算力設施,截至2024年底,我國智慧算力規模佔比超30%,通過“算力大通道”計劃構建跨區域算力高速直連網路,實現東部至西部算力協同調度。

  看數據基礎設施,不斷支援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保安全”。全國已有20余個省市開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工作,去年國家層面首次針對可信數據空間進行前瞻性系統佈局,推動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創新升級。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4月29日在福州開幕。這是中國移動展位的機器人“小智”在現場操作表演。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數據賦能産業轉型——

  41.06ZB,是過去一年我國數據生産的總量,相當於拍攝1300多萬部《哪吒2》這樣的高複雜度3D動畫電影。數據要素市場不斷拓展出新空間。

  數據作為新型生産要素的最大優勢,在於“數乘萬物”。

  放眼望去,無論是通過數字化改造讓智慧礦山實現“無人值守”,還是借助氣象土壤數據實現農業精準作業……從傳統産業到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數據正加速賦能千行百業,發揮乘數效應。

  數據顯示,我國已建成3萬餘家基礎級智慧工廠、1200余家先進級智慧工廠、230余家卓越級智慧工廠,覆蓋超過80%的製造業行業大類,卓越級智慧工廠産品研發週期平均縮短28.4%,生産效率平均提升22.3%……數實融合進一步提速,推動産業提質增效。

  數字點亮美好生活——

  場館之外,三坊七巷上演當古厝遇上“數字”的“歷史對話”,榕城小福數字能源站實現超級充電、光伏發電等整合應用,福州市政務服務中心打造“24小時不打烊”智慧政務大廳……

  從數字文旅、科技生活到數字治理,一場“數享盛宴”正為人們打開無限想像空間。

  如今,數字化生活已逐漸成為中國社會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2024年以來推出的“高效辦成一件事”累計辦理5100萬件;數字文化資源擴容提質;全國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迭代升級;網際網路醫院數量超3300家,遠端醫療服務網路已覆蓋全國所有地市和縣區……

  乘“數”而上,充分發揮我國數據資源豐富、産業體系完備等優勢,數字中國建設前景廣闊、未來可期。

  策劃:陳芳

  記者:唐詩凝、董建國、黃澤晨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