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觀察|集體學習+實地調研,總書記高度重視人工智慧發展
4月29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上海“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通過視頻短片了解上海市人工智慧産業發展情況,察看重點孵化企業的大模型産品展示,聽取相關技術研發和企業生産經營介紹。
就在幾天前,4月25日,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聚焦的主題正是——“加強人工智慧發展和監管”。
在理論學習後即赴實地調研,這樣的安排凸顯了人工智慧對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及在當前推動這一産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戰略性緊迫性。
“模速空間”是上海市打造的人工智慧大模型專業孵化和加速平臺。人工智慧日新月異,總書記此次來到這個剛成立一年多的創新生態社區,看一個正在拔節生長的未來産業,指向明晰。
人工智慧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我國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關鍵階段,特別是在當前,科技革命與大國博弈相互交織,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以高品質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人工智慧是極其重要的抓手和著力點。
搶抓歷史性機遇,要靠前瞻性佈局。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人工智慧的發展。早在2014年6月,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總書記就指出“有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已具有相當程度的自主思維和學習能力”,強調“這樣的新技術新領域還很多,我們要審時度勢、全盤考慮、抓緊謀劃、紮實推進”。
2018年10月,十九屆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題聚焦“人工智慧發展現狀和趨勢”。總書記以“頭雁”效應為喻,明確“人工智慧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
戰略、規劃相互銜接、壓茬推進,得時無怠、只爭朝夕。
2016年,“人工智慧”被寫入“十三五”規劃綱要;2017年,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2021年,“十四五”規劃中,“新一代人工智慧”列為科技前沿攻關的七大領域之一……
幾天前的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中,總書記深刻指出,“面對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快速演進的新形勢,要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
這次考察,總書記來到上海這個國內人工智慧的創新高地,強調上海要“加大探索力度,力爭在人工智慧發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
從全局到一域,從會場到實地,戰略思考貫穿始終。
“人工智慧技術加速迭代,正迎來爆髮式發展”——總書記作出重大判斷。
走進上海“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未來産業的朝氣撲面而來:揭牌一年多來,這裡已入駐企業100余家,涵蓋底層技術、應用研發、場景設計、算力支援等方方面面。“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緊密協作的生態體系恰是産業蓬勃向上的寫照。
我國人工智慧核心産業規模接近6000億元,累計培育400余家人工智慧領域“小巨人”企業,形成較為完整的産業體系。特別是今年以來,從DeepSeek橫空出世,到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鬆開跑,人工智慧領域亮點頻出,“頭雁”效應有效發揮。
一場比工業革命更為深刻的人工智慧革命近在眼前,不進則退,慢亦是退。
越是加速向前奔跑,越要將關鍵環節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事關未來的博弈中不受制於人。
在4月25日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總書記強調“人工智慧領域要佔領先機、贏得優勢,必須在基礎理論、方法、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凸顯堅持自立自強的重要性。
産業向新,創新的路徑也在向新。特別是在多領域、多學科交叉的人工智慧領域,單打獨鬥難以實現快速突破,格外需要協同創新、合力攻關。
在“模速空間”,既能實現與大院大所、算力平臺的連結,也有研發團隊和應用企業的積極參與,互相合作、共用資源,極大縮短了技術研發和轉化週期。總書記提出“上海要總結好以大模型産業生態體系孵化人工智慧産業等成功經驗”。
越是科技快速發展,越要突出應用導向,才能構建從需求到技術的正迴圈,更好支撐經濟社會發展。
在2018年10月主持十九屆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總書記就指出:“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是我們贏得全球科技競爭主動權的重要戰略抓手,是推動我國科技跨越發展、産業優化升級、生産力整體躍升的重要戰略資源。”
眼下,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與我國培育新質生産力、推動經濟社會轉型形成歷史性交匯,做好“人工智慧+”是當務之急,也是戰略命題。
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國數據資源豐富,産業體系完備,市場空間巨大,發展人工智慧前景廣闊。
通過智慧自主實驗平臺,機器人在做實驗的過程中能夠自動收集數據,基於高品質數據集,醫藥研發的效率進一步提升;擁有AI“大腦”的機械臂,可以自主學習複雜的操作技能,實現更加精密和個性化的生産線作業;得益於AI視覺和具身智慧大模型,垃圾分揀機器人能夠對垃圾進行精準識別、分類,助力低碳生活……此次總書記考察的“模速空間”,現場展示的一個個代表性人工智慧産品,展現出人工智慧應用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廣闊空間。
“推動人工智慧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助力傳統産業改造升級,開闢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發展新賽道”“加強政策支援和人才培養,努力開發更多安全可靠的優質産品”……從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到實地調研,總書記對於人工智慧的應用作出一系列部署,揭示了這一“戰略性技術”與千行百業相融互促之道。
科技浪潮疊起,未來産業裏有産業的未來,更有發展的未來。正如總書記所説,“人工智慧是年輕的事業”。緊緊把握技術大勢、時代潮流,讓人工智慧更好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就會激發出産業進階、高品質發展的勃勃生機。
策劃:王永前、張曉松
主編:楊金志、朱基釵
主筆:張辛欣、程思琪
視覺:金小茜、賈伊寧
新華社國內部、上海分社聯合製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