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青在江西:逐夢文旅 此心安處是吾鄉

2025-04-25 23:1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上饒4月25日電 (朱瑩 吳思瑜)“上饒是我的‘第二故鄉’,用蘇軾的一句詞來説,‘此心安處是吾鄉’,我始終認為自己是這裡的一分子,這種身份認同既是固定我的錨點,也是這些年來我遊歷四方的帆。”來自臺灣雲林縣的“Z世代”臺青俞佳偉近日在江西上饒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説。

  俞佳偉的父親是在大陸發展的臺商二代,其母親是江西上饒人。他自小隨家人往返海峽兩岸,聽過臺北街頭隆隆的機車聲,在上海林立的高樓大廈裏奮鬥過,2023年他來到上饒從事文旅工作,並“紮根”當地。

  俞佳偉(左二)自小隨家人往返海峽兩岸。圖為他小時候和家人在深圳生活的照片。受訪者供圖

  俞佳偉大學學習國際貿易專業,去過廣東、福建、江蘇、浙江、陜西、內蒙古等地,如今回到上饒“跨界”從事文旅行業,是機緣巧合和情懷的共同作用,亦希望“第二故鄉”能被更多人“看見”。

  “壑林雄風奇景秀,醉臥五府不思歸”,江西五府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武夷山脈北麓,北望三清,南依武夷。他對這裡的別樣情緣源自童年時期和阿嬤(外祖母)在五府山的生活。

  俞佳偉回憶説,夏天和小夥伴們拿著兜網四處跑,上山捉蟲、下河摸魚;冬天就更熱鬧了,家家戶戶殺豬殺魚,和小夥伴放鞭炮,看山上的積雪壓彎毛竹。五府山的橫溪泠泠成歌,這樣的日常佔據了他童年的大多記憶。

  2024年8月,俞佳偉在江西五府山國家森林公園。受訪者供圖

  長大後回到這裡,俞佳偉驚訝于家鄉的變化,小時候的山林野趣,發展成如今的“饒南仙子”,“小時候阿嬤帶我來溪邊洗衣服,常看到人們在溪上撐著竹筏,不過她從來不讓我坐上去,怕我掉下去。現在遊客越來越多,我也坐上了竹筏,卻感覺它比記憶裏小了很多。”

  在俞佳偉看來,上饒是一座被山水與人文浸潤的“寶藏城市”,宜居宜業。“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小時候未能乘坐的竹筏,成了如今推介故鄉的船。他曾在社交媒體上發佈記錄自己在上饒工作、生活的視頻。視頻裏,他漫步城市、山野,探尋飛瀑、險灘、森林、竹林等美景。

  俞佳偉已在江西上饒工作、定居,圖為他下班後在超市買菜。吳思瑜 攝

  “我小的時候,在大陸常聽臺灣的歌曲、觀看臺灣的影視劇,現在反過來了,很多臺灣年輕人喜歡用嗶哩嗶哩、小紅書等APP,他們愛看大陸的旅遊、美食視頻,也會玩大陸的網路流行梗。我常拍攝這裡的美景發給臺灣的親朋好友,他們也希望有機會能來這裡玩。”俞佳偉説。

  “兩岸同根同源,相似點很多,隨著各自發展開出了不同的花朵。”他認為,文旅融合是兩岸合作的重要趨勢,大陸不僅有美食、美景,還有事業發展的廣闊機遇,“希望兩岸之間找到文化和旅遊之間的契合點,兩岸青年相互交流學習,不僅是通過社交平臺了解,而且是親身實地來大陸看一看”。(完)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