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難民”投奔中國電商,“市場之手”打亂特朗普的算盤
近日,美國政府對中國産品加徵高額關稅,不料卻助推多家中國跨境電商走紅海外。數據顯示,4月13日,電商App“敦煌網”在美國蘋果應用商店的下載量排名從300多位飆升至前幾位,甚至一度登頂。此外,淘寶、希音等跨境電商平臺也先後衝進美國App下載榜單前三名。除美國外,這些中國應用在加拿大、英國、法國等多個國家的人氣節節攀升。一些中國網店在其首頁打出雙語公告,歡迎全球客戶的到來。
連日來,特朗普“日拋型”的關稅政策不但引發全球市場劇烈動蕩,也引起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擔憂。一些精明的美國民眾發現,通過中國跨境電商平臺購買商品,即使算上運費和關稅,其最終價格也遠低於美國本土的零售價——這就是近期中國跨境電商平臺下載量激增的原因。這些“投奔”中國電商的美國消費者也被戲稱為“關稅難民”。
美國“關稅難民”的涌現,折射出中美經貿長期高度相互依存的本質。即便自2018年以來美國頻頻對中國挑起貿易摩擦,但在美方發動這輪關稅戰之前,不僅美國是中國第一大貨物出口目的地國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國,中國也是美國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國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國,2024年美國對華出口、自華進口分別佔美國出口和進口總額的7.0%和13.8%。此外,美國還是中國服務貿易最大逆差來源地。中美雙方經貿往來獲益大致平衡。
特朗普以百般藉口對中國課以重稅,其行徑不但無視美國自身的經濟結構性問題,也違背了由兩國比較優勢和國際分工格局決定的市場規律。實際上,對華加徵高額關稅不但無法縮小美國貿易逆差,反而會推高美國社會的生活和生産成本,擴大貿易逆差。許多美國企業商品的零部件由中國製造,甚至從中國整裝進口。美對華關稅政策實施後,這些企業要麼選擇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要麼只能自己承擔損失。多數企業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內轉移生産線。這與特朗普欲使美國製造業回流的“雄心壯志”顯然背道而馳。
特朗普的如意算盤非但不能“讓美國再次偉大”,反而有讓美國日益孤立的趨勢。面對美國政府的朝令夕改和“關稅訛詐”,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尋找更可靠的貿易夥伴,並把目光投向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
近日,中日韓三國經貿部長舉行了五年來首次會談,一致同意加快中日韓自貿協定的談判步伐,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第二階段第十一輪談判也在北京舉行。韓國媒體評論稱,在多邊合作機制疲軟的背景下,中韓重啟雙邊自貿協定談判有助於穩定地區經貿秩序。英國商業貿易部國務大臣亞歷山大在第五屆消博會期間表示,英方高度重視對華合作,願同中方一道堅持自由貿易和市場開放,共同應對當前挑戰。巴西農業部部長卡洛斯 法瓦羅近日表示,巴西打算成為中國牛肉需求的替代供應國,進一步鞏固巴西作為全球牛肉供應商的地位。
美國社會各界也紛紛反對特朗普實施的新政。加州州長紐森近日宣佈就關稅問題起訴美國聯邦政府,並稱聯邦政府關稅政策“不代表美國人民意願”,加州將與國際貿易夥伴建立新的戰略關係。此外,作為特朗普重要“票倉”,得克薩斯州、艾奧瓦州等均是農業大州,受關稅政策影響尤為顯著。美國皮尤民調中心發佈的一項最新民調顯示,對中國持負面觀感的美國民眾比例正在降低,這是因為美國民眾日益認識到,中美之間是不可分割的。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多次表示,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特朗普無視中美合作共贏本質、無視市場運作規律的“關稅亂拳”,終將打在美國自己身上,不但讓特朗普政府背叛“票倉”、失去民心,更將使其與全世界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