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數字化“牽手”農業生産 空天地一體化“新農管”耕出“豐收田”

2025-04-20 09:40: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農情調度顯示,預計今年糧食意向種植面積17.9億畝左右,其中春播糧食面積9.6億畝,均比上年有所增加。當前,春耕春播進展總體順利,全國春播糧食已完成近兩成,進度同比略快。預計今年冬小麥麵積3.4億畝、基本保持穩定。冬油菜面積1.1億畝,連續7年增加,長勢好于上年和常年。

  山東濟南:智慧農業技術助力麥田春管

  目前,山東冬小麥陸續進入拔節孕穗期。為做好春季麥田精細化管理,當地利用“空天地一體化”智慧農業技術,組織農技人員開展技術指導,為糧食豐産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在山東濟南市的一高標準農田裏,連片的麥苗綠意盎然、長勢喜人。種糧大戶利用無人機進行大面積巡田作業,通過無人機搭載的多光譜感測器,實時查看和採集小麥的長勢情況,一天就能完成5000余畝小麥的巡田監測。針對苗情較弱的重點區域,技術人員遠端操控多光譜無人巡田車進行精細化監測。據了解,這種“空天地一體化”智慧農業技術不僅能為種植戶科學管理開出“良方”,還提高了效率。

  拔節孕穗期是小麥産量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田間管理的關鍵期,當地農技人員還到田間地頭為農戶開展技術指導培訓,為夏糧豐收奠定基礎。

  山西:啟動二次春澆 日供水量105萬方

  去冬今春,山西南部地區持續乾旱少雨,為了保證小麥正常生長,山西禹門口灌區自第一次春澆結束後,于4月上旬開啟了第二次春澆工作,日供水量達105萬方。預計5月上旬春澆結束,全力保障農作物用水需求。

  這幾天,在河津市僧樓鎮張吳村,麥田灌溉工作正在進行。在村民崔高武家的農田裏,黃河水在麥田裏流淌。河津市屬於禹門口灌區的首段,禹門口灌區的水源地是山西河津禹門口黃河干流,通過多級提水,分別向運城、臨汾兩市11縣(市、區)提供農業、工業和城鄉生活用水。

  當前小麥正處於拔節孕穗期,也是對水分需求最為敏感時期,缺水對産量影響最大。為了加快灌溉進度,禹門口灌區樞紐泵站馬力全開,滿負荷運作,日供水量達105萬方,為小麥生長提供保障。

  陜西:多部門多舉措 科學調水保春灌

  4月以來,陜西出現持續少雨天氣。4月16日,陜西省啟動全省乾旱防禦四級應急響應。眼下,正值小麥等農作物拔節孕穗期,水利、農業等多部門多舉措指導群眾科學抗旱。

  4月17日,記者在陜西小麥主産區之一的咸陽市三原縣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組織水源,幫助小麥種植戶進行春灌。灌區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已派多路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制定春灌引水計劃,規範用水秩序,安排各村組用水順序。

  陜西涇惠渠灌區位於陜西八百里秦川腹地,是從涇河自流引水的大型灌區,灌區有140多萬畝耕地,其中小麥種植有80萬畝,目前日灌地1萬畝。

  對於黃淮灌區的小麥來説,正常年份一般要進行越冬水、拔節水、灌漿水三次關鍵水的澆灌。今年,水利部門對部分田塊進行第四水灌溉。

  記者從陜西省水利廳獲悉,截至4月15日,陜西省各大中小灌區灌溉面積607萬畝次。水務部門根據土壤墑情、作物種植結構,可調配水量及預期來水量等,動態優化灌溉方案。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