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中國經濟觀察丨搏出上揚曲線 外貿韌性更顯——首季中國經濟一線調研報告之二
新華社北京4月18日電 題:搏出上揚曲線 外貿韌性更顯——首季中國經濟一線調研報告之二
新華社記者鄒多為、張曉潔、張璇
在美國關稅政策嚴重衝擊國際經貿格局之際,中國外貿首季報更顯韌性:今年一季度,貨物貿易進出口10.3萬億元,累計增速由負轉正,同比增長1.3%;月度增速逐月回暖至6%,逆勢搏出一條上揚曲線。
面對“市場難測”疊加“市場難做”的不利形勢,中國外貿基本盤如何鞏固?新動能如何激發?競爭力如何提升?近日,記者赴海南、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地,調研經貿展會、車間廠房、園區平臺,感知中國如何頂住壓力,在逐“新”攀“高”中奮勇向前。
奮力突圍,頂壓搏出上揚線
近日,一股“反向海淘”熱潮在全球兩大經濟體間悄然興起。
隨著美國政府對中國産品加徵畸高關稅,越來越多的美國消費者開始通過中國電商平臺下單,跨境選購“中國製造”。智慧電器、家居用品、箱包皮具等一系列款式多、價格優且品質上乘的生活好物成為海外消費者“購物車”裏的“常客”。
從國內百姓熱衷於從海外購買商品到外國人希望擁有來自中國的優質商品,轉變背後是國貨出海奮力追趕、突圍而出的生動寫照。
今年以來,國際環境變亂交織,外部困難挑戰增多。在此背景下,我國進出口規模連續8個季度超過了10萬億元,對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實現增長,從1月份下降2.2%、2月份基本持平,到3月份增長6%,進出口增速逐月回升,我國外貿實現平穩開局。
這個4月,深圳市鴻緒錦科技有限公司外貿經理高彬一直馬不停蹄地和中東、歐洲等新客戶講優勢、談價格。公司推出的無線智慧擦窗機器人正在成為新的增長點。“面對當前形勢,我們快速對接其他渠道,擴大採購對象範圍,從大宗批發買家輻射零售消費者,如今出貨量的日益增多讓我又看到了新的希望。”他説。
搭建外貿企業拓內銷平臺、推出外貿商家行銷人才扶持計劃、推動自貿試驗區提質增效……在外部困難挑戰增多的情況下,各地各部門和廣大經營主體積極應對,中國外貿在風雨中韌性凸顯。
——看活躍度,穩中有升。港口是觀察外貿活力的“晴雨錶”,一季度,全國主要港口日均集裝箱吞吐量、貨物吞吐量和日均國際貨運航班數量同比分別增長10.6%、3.1%和35.9%,彰顯我國在國際貿易版圖中的強勁實力。
——看開放度,持續提升。一季度,我國對德國、西班牙、英國等傳統市場進出口都實現較快增長,中美雙邊貿易同比增長4%。同時,對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增長7.1%,對中亞五國增長6.9%,對外合作空間進一步拓展。
——看豐富度,各展所長。一季度,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達到52.9萬家。其中,民營企業數量創下歷史同期新高,進出口同比增長5.8%;外資企業數量創近3年同期新高,進出口2.99萬億元,連續4個季度實現增長,各類外貿主體齊頭並進。
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在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因素依然較多的情況下,我國外貿進出口規模實現平穩增長,品質也在穩步提升。
以變應變,“煥新”市場競爭力
國際貿易形勢風高浪急,廣大外貿企業認清變化、主動求變,以更強的反應能力、更靈活的戰略變革,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努力贏得優勢。
杭州為家建築裝飾有限公司的工廠裏,一批電動鋁制涼亭材料正在等待封裝,隨後將漂洋過海送到海外客戶的家中。
“我們主做歐美市場,這是我們今年在阿裏國際站上出口歐洲市場的第4批訂單。”公司總經理熊偉平介紹説,“針對客戶對電動涼亭組裝便利的需求,我們研發出新的電線組裝方式。即使售價是同類商品的2倍,仍然獲得海外市場認可,一季度出口銷售額達到3000多萬元,預計今年將突破1億元。”
“過去可以靠‘低成本’贏得訂單,現在必須靠‘不可替代’爭取市場。”熊偉平深有感觸地説。
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如今越來越多的外貿主體加大研發力度,以“新品”“潮品”“爆品”推動競爭力“煥新”。數據顯示,我國自主品牌産品出口規模逐年增長、佔比不斷走高,今年一季度繼續增長10.2%,佔出口總值的比重進一步提升至22.8%,外貿“含新量”持續提高。
致力於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不少外貿企業還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生産效能、增加産品附加值。一季度,民營企業進出口高技術産品創歷史同期新高,規模接近1萬億元。其中,出口工業機器人、高端機床同比分別增長67.4%、16.4%。
中國跨境電商應用在美爆火、保稅維修提質升級……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正成為拉動我國外貿增長的重要力量。搶抓國際貿易數字化等發展新機遇,通過不斷健全通關、財稅、外匯等政策支撐體系以及跨境支付、物流等基礎設施,在政策和企業的共同發力下,我國外貿新動能加速形成。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莊芮表示,新産品加速“出海”、新技術不斷升級、新業態蓬勃發展,不僅向世界展現出中國外貿向“新”而行的活力,也夯實了劈波斬浪的底氣。
多向奔赴,互利天下共成長
從歐洲到東南亞,從持續擴展海外研發中心佈局,到圖靈AI智駕將在海外市場進行研發和測試……今年以來,小鵬汽車加速佈局海外市場,計劃年內進入6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印度尼西亞將成為小鵬汽車首批開啟海外本地生産模式的海外市場。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説,多元化國際市場拓展是企業增長曲線的支柱,與此同時,深化與當地産業鏈供應鏈合作,不僅能響應當地市場需求,還能推動智慧電動車技術的普及與應用。“走向全球的路上,非常期待能和更多夥伴合作,持續共用技術進步帶來的紅利,實現共贏。”
目前,我國已與世界上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貿易夥伴。一季度,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速高於整體0.9個百分點,佔我國進出口總值的51.1%,多元化市場格局正在形成。
海內外客商共襄盛會,中國以開放之姿迎八方來客。
眼下,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兩大國家級展會接踵而至。71個國家和地區超過4100個品牌集中匯聚海南,美國沃爾瑪、法國家樂福、英國特易購等220多家全球零售頭部企業亮相廣州……全球客商步履不停,更加彰顯對中國貿易往來的信心。
廣交會上,阿根廷採購商拉米羅 洛佩茲在建材和電子産品展臺前頻頻駐足。“除了做貿易以外,或許我們還可以和中國合資辦企業,促進技術合作,或把一些公司帶到拉丁美洲市場去發展。”他説。
消博會上,澳大利亞羊駝製品品牌INJOI展臺前,豐富多樣的造型玩偶産品吸引大量觀展者打卡。企業負責人表示,期待在這裡結識更多優秀的合作夥伴,也希望進一步拓寬海南市場,並利用海南自貿港的政策優勢打開更大的國際市場。
在全球經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的形勢下,中國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不斷加快改革開放步伐,維護自由開放的貿易投資,維護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穩定性、確定性。
加快內外貿一體化改革,助力企業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順暢切換;打造定位明確、功能互補的沿海、邊境、航空、內河口岸,加快建設重點樞紐和區域節點口岸;首批13家外資企業獲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試點批復,將帶來更加多元的電信服務和産品……近期,政策“組合拳”不斷發力,進一步促進我國外貿高品質發展。
“中國堅持開放合作,促進互利共贏,將使各個國家和地區共用中國發展的紅利,進而激發全球創新活力,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穩定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産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許召元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