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經濟季報聽信心︱起步平穩 外貿韌性凸顯

2025-04-15 18:30: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海關總署14日發佈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0.3萬億元,同比增長1.3%。

  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在外部困難挑戰增多的情況下,各地各部門和廣大外貿經營主體積極應對,推動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實現平穩開局。

  

  大批國産汽車在山東港口煙臺港集結等待裝船出口(1月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唐克 攝)

  民營企業是我國第一大外貿主體,民企有活力,外貿才有動力。今年一季度,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5.85萬億元,增長5.8%,佔我國進出口總值的56.8%,較去年同期提升2.4個百分點。

  

  2月25日,在位於山東省濱州市的愉悅家紡有限公司蠟染車間,工作人員在查看出口布匹。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今年一季度,民營企業對全球近180個國家和地區的進出口都實現了增長。在新興市場,對東盟、非洲、拉美進出口分別增長7.4%、9.6%、5.2%;在傳統市場,對歐盟進出口增長7.1%,對日本增長4.8%。

  “民營企業活力不斷釋放,進出口增速顯著,已成為推動我國外貿增長、增強創新動能、優化貿易結構的重要支撐力量。”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楊剛強説。

  

  3月26日,在位於嘉興南湖區余新鎮的浙江亞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工作人員對出口的園林工具進行組裝。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既要“大規模出海”,更要“高品質出海”。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和日趨激烈的競爭,我國外貿企業持續加大創新力度、加快轉型升級,在提高産品品質、加大科技含量、做優做強品牌以及滿足環保需求等方面下更大功夫,以不斷提升的含“新”量、含“綠”量、含“數”量打造競爭新優勢。

  

  4月1日,在浙江白雲浙變電氣設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廠房裝配22萬伏特高壓油浸式變壓器。該公司輸變電設備出口全球,一季度産值達2.2億元。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外貿的“含新量”進一步提升。新質生産力加快發展,培育了一批配套能力強、産品性能優的裝備産業鏈上下游企業,促進了中國外貿向“新”而行。一季度,裝備製造業産品進出口增長7.6%,佔外貿進出口的“半壁江山”。國潮新品不斷推出,自主品牌産品出口規模逐年增長、佔比不斷走高,一季度繼續增長10.2%,佔出口總值的比重進一步提升至22.8%。

  

  中國船舶集團廣西造船有限公司船舶建造現場(3月20日攝,無人機照片)。該公司訂單涵蓋多用途散貨船、集裝箱船、滾裝船等多個船型,客戶包括荷蘭、德國、芬蘭、丹麥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外資企業投資中國、深耕中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參與者,是中國改革開放和創新創造的重要參與者,是中國聯通世界、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參與者。數據顯示,近5年,外商投資企業累計進出口在我國外貿中的佔比大概是1/3。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資企業超過6.7萬家,創近3年同期新高;外資企業進出口2.99萬億元,連續4個季度實現增長。

  

  這是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拍攝的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洋浦港是我國西部陸海新通道和海南自貿港建設重要的國際航運樞紐(2025年1月1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當前,中國製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全面取消,綠色化、數字化、智慧化轉型加快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也不斷完善,助力外資企業在中國盡展優勢,在全球競爭中贏得先機。

  “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相信中國就是相信明天,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我們歡迎更多外資企業深耕中國市場,共用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這樣表示。

  

  3月21日,滿載貨物的X8489次中歐班列從西安國際港站駛出(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近期,美國政府濫施關稅,不可避免地對全球包括中美在內的貿易造成負面影響。對此,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中國第一時間堅決實施必要的反制措施,這不僅是為了維護自身正當權益,也是為了捍衛國際貿易規則和國際公平正義。中國將堅定不移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與各國開展互利共贏的經貿合作。

  

  2月11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天目山鎮一家外貿企業,工人在對準備銷往海外的自行車鋼圈進行拋光作業。新華社發(胡劍歡 攝)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東盟繼續穩居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進出口1.71萬億元,同比增長7.1%,佔我國整體外貿的比重提升到16.6%。我國對歐盟進出口1.3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4%。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進出口5.26萬億元,同比增長2.2%,規模再創歷史同期新高,佔我國外貿比重達到51.1%。

  

  1月8日,遊客在東興口岸附近向來自越南的商販購買商品。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當前,我國出口確實面臨複雜嚴峻的外部形勢,但是“天塌不下來”。

  “近年來,我國積極構建多元化市場,深化與各方的産業鏈供應鏈合作,這不僅賦能了對方發展,也增強了我們自身的韌性。同時,中國內需市場廣闊,是重要的大後方。我們將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以自身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呂大良説。

  

  3月1日,第33屆華東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在上海開幕。圖為人們在第33屆華交會一處家庭用品展位交流。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儘管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隨著穩外貿政策力度加大,我國外貿企業開拓創新、克難奮進,各方麵糰結協作、共迎挑戰,中國外貿的韌性將持續顯現,發展動能將更加強勁。

  

  1月13日拍攝的河北省唐山港京唐港區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劉滿倉 攝)

  統籌:吳煒玲

  編導:楊慕茜

  記者:方亞東、侯文坤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