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第一觀察 | 從實踐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思維

2025-04-13 15:55: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2020年4月,十九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這是因時因勢著眼我國經濟中長期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5年來,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取得新突破,我國經濟增長的內需潛力不斷釋放,超大規模市場的集聚效應得到發揮,新的競爭優勢加快塑造……不斷深化的實踐,生動彰顯總書記科學把握謀事與謀勢、自主與開放、一域與全局等多重關係的戰略思維。

  (一)謀事與謀勢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

  從改革開放以來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應對外部衝擊,我國經濟發展向內需為主導轉變,國內迴圈在我國經濟中的作用開始顯著上升。與此同時,世紀疫情加劇逆全球化趨勢,各國內顧傾向上升,有的國家大搞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傳統國際迴圈明顯弱化。

  基於深刻的分析思考,基於深入的調查研究,習近平總書記作出判斷,“現在的形勢已經很不一樣了,大進大出的環境條件已經變化,必鬚根據新的形勢提出引領發展的新思路”。

  既立足國內、依託國內大市場優勢化解外部衝擊和外需下降帶來的影響,又推動大國經濟向內需為主導、內部可迴圈調整轉變,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適應我國發展新階段要求的必然選擇,也是把握髮展主動權的先手棋。

  “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建立和完善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制”……總書記的一系列謀劃和部署高瞻遠矚,既是對當前構建新發展格局重點任務的指引,也是增強發展持久動能的關鍵佈局。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一個個事關新發展格局的政策文件接續出臺,打通制約高品質發展的堵點卡點,為未來的發展贏得更大迴旋空間。

  “因應情勢發展變化,及時調整戰略策略,加強對中遠期的戰略謀劃,牢牢掌握戰略主動權”。再塑發展格局的戰略抉擇,體現謀事與謀勢、謀當下與謀未來的內在統一。

  (二)自主與開放

  曾有人疑問,暢通國內大迴圈,是否意味著中國的開放政策發生逆轉?

  回答清晰而堅定:“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迴圈,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迴圈。”

  擴大內需和擴大開放並不矛盾。隨著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我國同世界經濟的聯繫會更加緊密,這必然要求不斷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

  構建新發展格局蘊含著自主與開放的辯證關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國內大迴圈在雙迴圈中的主導作用,塑造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要重視以國際迴圈提升國內大迴圈效率和水準,改善我國生産要素品質和配置水準。”

  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就要充分挖掘自身潛力,實現高水準自立自強——

  總書記鮮明指出,“我們只有立足自身,把國內大迴圈暢通起來,努力煉就百毒不侵、金剛不壞之身,才能任由國際風雲變幻,始終充滿朝氣生存和發展下去”。

  5年來,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到加快攻克重要領域“卡脖子”技術,再到守牢實體經濟這個根基,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中國經濟發展根基不斷夯實。

  國內國際雙迴圈,就要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

  中國與東盟連續5年互為最大貿易夥伴;2024年,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22.07萬億元,佔我國進出口總值的比重首次超過50%……在對外開放中密切同世界經濟的聯繫,我國持續發揮開放的作用,在高水準對外開放上形成良性迴圈。

  通過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倒逼增強出口産品和服務競爭力,推動産業轉型升級,我國在全球産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中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加快形成對全球資源要素的引力場。

  (三)一域與全局

  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於經濟迴圈的暢通無阻。

  在談到國內大迴圈時,習近平總書記曾特別指出一個誤區:“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全國統一大市場基礎上的國內大迴圈為主體,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迴圈。”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處理好一域與全局的關係,打破地方藩籬和壁壘,讓各種生産要素的組合在生産、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有機銜接,使經濟活動迴圈流轉起來。

  總書記強調,“各地區要找準自己在國內大迴圈和國內國際雙迴圈中的位置和比較優勢”“不能搞‘小而全’,更不能以‘內迴圈’的名義搞地區封鎖”。

  今年全國兩會,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主動破除地方保護、市場分割和‘內卷式’競爭”,要求經濟大省主動作為,為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促進要素資源在更大範圍內暢通流動作出貢獻。

  在安徽,強調“發揮多重國家發展戰略疊加優勢”;在貴州,要求“用好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機遇”;在雲南,指出“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近年來,地方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叮囑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發展思路,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為。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是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途徑。黨的二十大以來,總書記先後主持召開9場有關區域發展的座談會,對我國區域發展戰略作出細緻部署。一個區域梯次聯動、新舊動能協同轉換、新增長極增長帶不斷涌現的區域新發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策劃:張曉松

  主編:朱基釵

  主筆:嚴賦憬

  視覺:張愛芳、李夢帆、賈伊寧

  新華社國內部、新華網聯合製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