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領新征程】加快鄉村全面振興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於脫貧攻堅,必須加強頂層設計,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來推進。新春伊始,各地區各部門積極發展富民産業,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有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廣袤鄉村呈現勃勃生機。
春節假期剛過,貴州錦屏羽毛球産業園裏一派繁忙景象。平均每天有上萬打、超過10萬隻羽毛球從這裡“飛”向全球,帶動了近千名脫貧人口在家門口就業,並打開了1.6萬商品鵝養殖戶增收新空間。
壯大縣域富民産業,成為開年以來鄉村全面振興的新亮點。各地因地制宜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帶動更多小農戶搭上現代化大農業“快車”。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堅持用大歷史觀看待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為鄉村全面振興謀篇佈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健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長效機制。去年底,總書記對做好2025年“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堅持城鄉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援制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各地考察中,總書記多次看鄉村振興,圍繞如何實現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深入調研,強調各地要各展其長,走適合自己的振興道路。
錨定目標,改革提速,頂層制度設計加緊出臺。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2027年)》,細化部署今後一段時間鄉村全面振興重點工作。
一系列更精準、更有力的舉措也加快落地。
鄉村特色産業提質增效。今年,國家將建設一批優勢産業園、産業集群、産業強鎮,引領形成規模適度、競爭有序、錯位發展的鄉村産業發展新格局。各地立足區域優勢,選準産業發展突破口。
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的新疆和田,1000座大棚裏春意盎然,草莓、人參果迎來採摘。當地利用豐富的光熱資源發展戈壁高效節水設施農業,帶動農民增收的同時,為沙漠鎖邊。
四川依託油菜産業傳統優勢,不斷打開休閒旅遊新場景,花田火鍋、觀光小火車,吸引了遊客前來打卡賞花。這個春天,鄉村特色産業百花齊放,一大批“鄉遊”“村字頭”IP圈粉無數。
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今年,各地著力優化完善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和幫扶機制。
廣西安排專項資金開發防止返貧致貧大數據平臺,打通20個部門的數據資訊,實現監測幫扶全流程線上網路化、線下網格化,及時篩查預警,消除返貧致貧風險。
雲南打出産業就業幫扶“組合拳”,增強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在以禮街道易地搬遷安置區,這片臨街商鋪正被改造成“家門口的務工車間”。
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加快推進。今年,我國將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資金項目集中投向村內道路、衛生廁所等農民急需急盼的民生領域。圍繞農村“一老一小”,老年食堂、鄉村小規模學校等公共服務供給也將持續加強。
隨著鄉村全面振興加快推進,我國農業基礎將更加穩固、農村地區將更加繁榮、農民生活將更加紅火,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