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了,中國“磁吸力”將更強
“不久後,一座投資接近10億歐元的工廠將在這裡拔地而起。”
日前,法國賽諾菲集團宣佈,在北京亦莊投資10億歐元設立全新的生産基地,創下公司在華最大單筆投資紀錄。
該集團全球首席執行官表示,“對我們來説,這是一項巨大的投資,是絕對明智的選擇。”
作為一家總部位於法國的跨國制藥企業,賽諾菲集團堅定看好中國市場長期發展,持續加碼在華投資力度,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在生物醫藥領域正加力開放。
就在2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轉發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出,推動生物醫藥領域有序開放。
01
穩外資,如何穩?
2023年,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被稱為“外資24條”。在此基礎上形成的《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被稱為“穩外資20條”。
出臺“穩外資20條”,意在做好2025年穩外資工作,加大引資穩資力度。
“穩外資20條”一大亮點就是開放。從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到落實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要求,從推動生物醫藥領域有序開放,到鼓勵外資在華開展股權投資,一系列制度安排,傳遞的資訊再明確不過:中國有序擴大自主開放。
有序擴大自主開放,中國一直在行動。以電信業務對外開放為例,近年來,開放範圍穩步擴大,開放試點地域不斷擴展,開放成果逐漸顯現。
據統計,截至2024年底,已有2343家外資企業獲准在華經營電信業務,為電信用戶帶來了更多選擇和差異化服務。
有一個細節,中國加入WTO時,曾承諾開放10項增值電信業務中的4項。而如今,中國主動拓寬開放至8項,並取消了其中4項的外資股比限制。在電信業務領域的開放,力度之大可見一斑。
按照部署,今年,中國將支援試點地區抓好增值電信、生物技術、外商獨資醫院領域開放試點政策宣貫落實,還將適時進一步擴大電信、醫療領域開放試點。
02
“投資中國”,如何投?
近年來,中央明確強調,打造“投資中國”品牌。比如,2023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打造‘投資中國’品牌”。2024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持續打造‘投資中國’品牌”。
如何擦亮“投資中國”這個金字招牌?
按照“穩外資20條”部署,具體安排是,制定打造“投資中國”品牌年度實施方案,精心設計實施“投資中國”系列活動。
如何讓外資敢投、願投、持續投?不久前,《新聞聯播》報道一個案例,給出了答案。
位於上海市中心的百盛購物中心抓緊推進“煥”新改造。這家最早落戶上海的外資百貨商店,在合約到期後,再次與業主簽下15年合約。
在傳統百貨行業遭遇電商業“分流”的背景中,百盛百貨積極續約,一個重要原因是看好中國消費市場,通過年輕化、個性化升級,實現消費空間躍遷。此外,中方“在租金方面給出了一定優惠”,也為百盛百貨續約15年提供助力。
外資敢投、願投、持續投,還在於中國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産業範圍。
相關部門表示,修訂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産業目錄,優化外商投資結構,促進外資服務我國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引導外資投向現代服務業,支援外資更多投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
值得一提的是,從去年11月1日開始,在製造業領域的準入環節,外資和內資將完全享受同等待遇。這一制度安排,對有志於在中國製造業領域大幹一場的外資來説,顯然具有極大吸引力。
2024年,中國已經實現製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全面“清零”,這是中國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取得的重要標誌性成果。
03
優化服務,如何優?
據統計,在華的外資企業貢獻了近7%的就業、七分之一的稅收、約三分之一的進出口、二分之一的機電産品和高新技術産品的出口。可以説,外資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貢獻者。
同時,中國擁有龐大的市場。外資企業分享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也是實實在在的受益者。
投資中國,深耕中國,紮根中國,這是很多外資企業的共識。中國良好的投資環境、強大的供應鏈基礎、豐富的人才資源、穩定的社會環境、不斷推出的各類優惠政策為企業在華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近年來,中國致力於促進人員往來便利化。接下來,中國將加快互免簽證協定商談,繼續穩妥擴大單方面免簽國家範圍。優化口岸簽證、過境免簽、區域性入境免簽政策,促進人員跨境流動。
如何進一步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穩外資20條”提出,在投資促進、權益保護、服務保障等方面創新工作方法、強化政策和要素支援,確保2025年內各項舉措落地見效,有效提振外商投資信心。
2月20日,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持續開展服務外資企業專項行動,“一對一”走訪外資企業,及時了解並協調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一對一”走訪外資企業,正是優化服務的生動體現。説到底,深入了解外資企業訴求,有效回應外資企業關切,這是穩外資的必要舉措,也是提升中國市場吸引力的應有之義。
“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下一個“中國”在哪?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力大,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和支撐條件不會改變。中國持續致力於構建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讓外資企業更好分享發展機遇,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
中國已經成為最佳投資目的地的代名詞。隨著“穩外資20條”落地見效,中國市場對外資的“磁吸力”將會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