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經濟如何持續回升向好?這些真招實策釋放積極信號
央視網消息:財政部等六部門21日對外發佈《政府性融資擔保發展管理辦法》,從3月1日起施行。
根據辦法,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應以政策性融資擔保業務為主業,積極支援吸納就業能力強的小微企業和“三農”等經營主體,重點為單戶擔保金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等提供融資擔保服務。
支小支農擔保金額佔全部擔保金額的比例原則上不得低於80%,其中單戶擔保金額500萬元及以下的佔比原則上不得低於50%。
此外,辦法鼓勵地方通過資本金補充、風險補償、擔保費補貼等方式提升機構擔保實力,更好發揮融資擔保“增信、分險、仲介”作用,促進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高品質發展,助力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中國證監會:做好民營企業股債融資支援
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近日表示,要結合資本市場實際,扎紮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各項政策措施。
吳清強調要做好民營企業股債融資支援,以服務新質生産力發展為著力點,抓好“科創板八條”“並購六條”等政策落實落地,完善多層次市場體系,加快培育耐心資本,吸引更多優秀民營企業借助資本市場發展壯大。
要積極助力民營企業破解發展難題,配合有關部門化解拖欠民營上市公司賬款問題,統籌做好房地産企業融資支援和債券違約風險防控,會同相關方面穩妥處置民營上市公司退市風險,完善市場化重整機制,推出更多典型案例。
要持續推動上市公司走訪工作走深走實,及時回應關心關切,幫助解決實際困難,著力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支援各類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産要素,嚴格規範涉企行政檢查,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進一步助力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央行劃定金融支援民營企業方向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基礎。央行最新召開會議表示,將紮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著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助力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金融機構的發力點都有哪些?一起來了解。
會議要求,將落實落細金融支援民營經濟25條各項舉措,進一步暢通股、債、貸三種融資渠道,加大各類金融資源要素投入。
光大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王一峰稱:“特別強調了要擴大民營企業債券融資規模,對民營中小企業做好增信安排,優化民企産業鏈供應鏈金融服務,建立常態化銀企對接機制等方面。”
對此,多家銀行也表示,提供多元化金融産品是助力企業提升融資效能的關鍵一環。
中國光大銀行武漢分行副行長陳新稱:“我們提供一是傳統的信貸業務,包括流動資金貸款、票據、信用證這些業務;同時提供了投行業務領域當中的SCP(超級短期融資券)、公募REITs這些資本市場的融資産品。”
在提高民營企業貸款效率方面,金融機構也在持續迭代。北京市通州區的這家企業主要從事商業航太産品的研發和應用,去年三月份,這家企業接到一筆大訂單,但是生産研發上卻出現了資金缺口,公司向銀行緊急申請了貸款。
中國工商銀行北京長安支行副行長劉懷洲稱:“把我們北京市的高精尖産業細分成了36個産業集群,然後派專人、派專業的團隊進行專業研究,三天的時間內就為該客戶完成了1000萬元純信用貸款的審查發放。”
央行表示,下一步要實施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持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這意味著金融活水將更加充沛地流入實體經濟的各個領域。
中國工商銀行公司金融業務部副總經理胡賢文稱:“支援健康産業、養老産業、銀發經濟全鏈條發展,提升信貸全流程智慧化水準,提高服務民營企業質效。”
中國光大銀行副行長劉彥稱:“2024年我行民營企業貸款增速11%,高於同口徑各項貸款增速,民營企業貸款利率也合理下降了55個bp(基點),信用貸款的佔比穩步上升了3.2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