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工生産忙 多地交通重點工程建設衝刺首季“開門紅”
一年之計在於春。蛇年春節之後,多地重點工程建設現場一派繁忙景象。建設者們以“開局即衝刺”的姿態,鉚足幹勁,爭創新年“開門紅”。
在山東濟南黃河北岸,我國最大水下盾構隧道——濟南黃崗路穿黃隧道施工現場,開挖直徑達17.5米的“山河號”盾構機正按照平均每天8環16米的速度全力向前掘進。
圖為盾構機駕駛員在駕駛艙分析盾構機掘進參數。(中鐵十四局供圖)
“掘進過程中,黃河水下多為粉質黏土,還有不規則的‘鈣質結核’,就像粘糕裏夾雜著棗核一樣,這對盾構機操作、參數控制、設備性能等有著極高的要求。”中鐵十四局項目高級工程師周祥説,隧道全長5755米,其中盾構段長約3290米,目前成型隧道已經掘進完成763環,佔總設計量46.3%。
施工現場,186名建設者忙碌穿梭,其中70人春節假期也堅守在工地上。“隧道早日通車運營是我們的心願,未來只需5分鐘就能駕車穿越黃河南北兩岸。”周祥説。
在陜西西安,由中鐵十六局參建的引漢濟渭二期工程南幹線黃午隧洞建設加快推進。在15號隧洞工地上,近百名建設者紮根一線,隧洞掘進已突破2000米大關。
“節後復工以來,針對15號隧洞地質條件複雜、圍岩軟弱的特點,我們緊抓工序銜接,強化現場安全品質管控,穩步推進施工,快速實現穩産達産。”中鐵十六局項目負責人劉春輝説。
引漢濟渭二期工程穿越具有“國家地質博物館”之稱的秦嶺。其中,南幹線最長的黃午隧洞全長69.4公里,穿越21條地下斷層,是全線控制性工程。
冬去春來萬象新,奮進正是好時節。
在湖北十堰,由中鐵二十局承建的十巫南高速公路4標段摁下節後復工復産“快進鍵”,全面掀起施工大幹熱潮。工地上,300余名建設者在保障安全品質的前提下,全力加快橋梁、隧道等重點工程施工進度。
圖為紅岩1號隧道施工現場。(中鐵二十局供圖)
在全線控制性工程紅岩1號隧道施工現場,多臂鑿岩臺車、濕噴機械手等10余臺設備機械轟鳴。“我們積極應用新型設備和智慧化管理系統,提高工效和品質。”中鐵二十局項目負責人歐陽天武説。作為十(堰)巫(溪)高速的南段,十巫南高速建成後將形成連接湖北省十堰市、陜西省安康市及重慶市的重要通道。
在江蘇泰州,滬渝蓉高鐵滬寧段通泰揚特大橋跨如泰運河及X355縣道連續梁拱建設現場,焊花閃爍、車輛穿梭,30多名建設者身著工作服、頭戴安全帽加緊施工。
工地上,中鐵十一局項目負責人姜鴻穿梭在各個工點之間,查看連續梁拱施工品質,檢查塔吊操作是否符合規範。
“現在正是連續梁拱施工的緊要環節,預計主體工程將於三月完工。”姜鴻説,該連續梁全長344米,採用主跨為168米的連續梁拱跨越既有航運通道和公路。
千里之外,貴州安順,黃百鐵路羊架河特大橋工地上,200多名中鐵二十三局建設者同樣紮根一線。鋼筋綁扎、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築……各項工序有序推進。
圖為羊架河特大橋施工現場。(中鐵二十三局供圖)
“鋼筋綁扎要注意把控間距,確保整個結構的穩定性;模板安裝要嚴絲合縫,不能出現漏漿現象,影響混凝土澆築品質……”現場技術負責人袁紹玉一面仔細檢查各個工點,一面認真叮囑施工人員。
羊架河特大橋全長2428米,是黃百鐵路貴州段最長大橋。“大橋有57個橋墩,最高墩高達117米,相當於近40層樓的高度,安全風險大、施工要求高。”袁紹玉説,工人們正月初八就全部到崗上班,鼓足幹勁衝刺橋梁建設節點目標。
華南大地,廣南聯絡線建設工地上,總長約120米、總重約3000噸的“眷誠號”盾構機整裝待發,即將開始西塱隧道4.59公里盾構段的掘進任務。
“為了確保盾構機順利始發,我們正在對盾構機設備的完好情況、油路密封情況、電氣設備防護等內容進行最後檢查,確保二月底前順利掘進。”中鐵十八局項目負責人陳明説。
廣南聯絡線建成後,京廣高鐵、廣深港高鐵、貴廣高鐵、南廣高鐵等鐵路線可直達位於中心城區的廣州火車站,廣州大都會交通樞紐功能將進一步增強。(記者樊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