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我的飛虎隊情緣”(僑界關注)

2025-02-21 19:34: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陳燦培夫婦(左一、左二)向中國國家博物館捐贈飛虎隊文物。

  受訪者供圖

  陳燦培收藏室裏的飛虎隊軍服。

  受訪者供圖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飛虎隊的故事傳頌了中美並肩抗戰的壯舉,濃縮著中美守望相助的情誼。

  今天,為了讓更多人銘記這段歷史,中美兩國民間人士、廣大華僑華人積極行動,有的收集飛虎隊相關文物,並無償捐贈給博物館;有的著手開展相關紀念活動。這些文物如何收集而來?背後有何鮮為人知的故事?本期我們講述一位美籍華人收藏家的故事。

  ——編者

  這些天,美國知名華人收藏家、美國飛虎隊研究院院長陳燦培博士,正在為一個飛虎隊相關的論壇進行緊鑼密鼓的準備工作。

  從2007年開始,陳燦培著手收集、捐贈飛虎隊文物。去年,他捐贈的飛虎隊系列實物入選“共和國印記”見證物,他也被評為“華僑文物百佳講述人”。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即將迎來80週年之際,這位已近耄耋之年的老人表示,自己只是做了一個華人該做的,能夠給這些文物找到“家”,是他在收藏之路上最開心的事。

  他是別人眼中的“虎癡”——

  無償捐出飛虎隊文物萬餘件

  “飛虎隊實物的價值在於其歷史意義。”陳燦培説,比如一名飛虎隊隊員當時簽訂的合同,這是一份歷史性的文件,見證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一步步走向勝利,“當時我買這份合同花了9000美元,有的人説我是傻瓜,花這麼多錢買一張紙,我認為我買的不是紙,而是歷史,從這個意義看這個價格其實很便宜。”

  飛虎隊隊員們的軍裝、徽章、老照片和家書等“老物件”,這些屬於二戰時期的歷史文物,是陳燦培眼裏的寶貝。從2007年算起,陳燦培每月花費1萬至2萬美元購買飛虎隊文物,至今已有上百萬美元。

  作為美國收藏界中對飛虎隊文物情有獨鍾的“虎癡”,陳燦培至今已無償捐出飛虎隊、抗戰及華僑等文物約2萬件,接受捐贈的既有中國的國家圖書館、國家博物館、湖南芷江飛虎隊紀念館等39家文博館,又有美國的夏威夷珍珠港航空博物館、陳納德航空與軍事博物館、南加州華人歷史學會等14家機構。

  這些文物不僅反映了飛虎隊隊員英勇戰鬥的歷史,也展示了中美在二戰期間的緊密合作。例如,在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陳燦培捐贈了600余件文物,其中包括槍械、軍服及個人日常用品等國家一級文物12件。他捐贈給國家博物館的158件套飛虎隊文物中,有飛虎隊隊員的導航包、服役記錄、航空獎章、飛行證章以及印有七國文字的救助血符等物品。難能可貴的是,每一件文物都有出處,這對於收藏或展出來説非常有意義。

  和一般收藏家不同,陳燦培收集完文物後很快將其捐出。“我最高興的是看見自己收集的東西被展覽出來。”陳燦培説,每一件捐贈的文物都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意義,它們不僅記錄了過去,更是人們與未來世代對話的橋梁。“這些飛虎隊文物見證了中美兩國在二戰時期的互動與合作,有助於推動中美關係友好發展。”

  兩個渠道收藏文物——

  朋友相贈和網上購買

  陳燦培祖籍廣東番禺,1946年,他出生在中國澳門一個中醫世家,後來赴美留學、工作。憑藉高超醫術,他在洛杉磯開辦的診所達11家。當白霜慢慢爬上雙鬢,已經事業有成的他想在有生之年做些更有意義的事。

  “雖然我從小就知道飛虎隊的故事,但是開始收藏飛虎隊文物源於一次偶然的機會。”陳燦培説,大約20年前,當地一位美國飛虎隊老兵家屬找到他,“這位老兵離世後,留下兩件飛虎隊軍裝,他的妻子詢問我是否需要,我説飛虎隊的軍裝當然要了。”看著保存完好的軍裝,他感到自己的心仿佛照進了一束光:“我相信這就是我一直追尋的有意義的事情。”從那時起,他開始拿出積蓄,收集飛虎隊文物。

  陳燦培收集飛虎隊文物的渠道有兩個,一個是朋友相贈,另一個是在網上購買。開始這項收藏後,他告知在美國的親戚朋友及其熟識的人,只要家裏有相關的物品就一定要找他。一些飛虎隊老兵得知消息後,主動將多年收藏的東西送給他,這讓陳燦培感動不已。一次,一位飛虎隊老兵打來電話,要贈送他數枚獎章,其中包括一枚珍貴的銅章。陳燦培説,這位老兵跟我説,這些獎章都是他用命換來的,他要把這些東西捐出來,就是為了留一個名。

  很少有收藏家會誇口説沒收到過贗品,陳燦培也是如此。剛開始網購時,他對飛虎隊文物不太熟悉,很難辨別真假。幾次下來,他發現其中有不少贗品,或是買貴了,浪費了許多錢。為此,他遍查飛虎隊材料、多方請教,後來幾乎一看一摸就能夠辨別真偽。

  在陳燦培的收藏室裏,文物蒐集得越來越多。一次,幾名從到中國訪問的朋友返美後告訴他一個消息:在中國湖南芷江的飛虎隊紀念館,只有關於飛虎隊的圖片,沒有實物。望著收藏室裏佈滿歲月痕跡的文物,他陷入了沉思。

  “要想讓更多人了解飛虎隊的歷史,我必須給這些文物找一個合適的家。”陳燦培説,他後來親自到芷江查看,發現果然如此,就向當地紀念館捐贈數千件文物。之後,他又陸續向昆明、江門等地的文博機構無償捐贈多批飛虎隊藏品。

  為了讓家人理解他的做法,陳燦培每次捐贈都會帶著妻子一起前往中國的博物館,並且自己親自攜帶文物,從未造成損壞。他説:“我跟妻子一般拿4個旅行箱,但是最多的一次,我們兩人拿了10個箱子。”

  他會將收藏延續下去——

  讓血與火鑄造的友誼代代相傳

  “中美關係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未來在青年,活力在地方。”陳燦培對這句話十分贊同。他説,除了捐贈飛虎隊文物,這些年,他在中美兩國民間還做了一些促進雙方文化交流的事情,都能深切感受到兩國人民的友善。

  當年陳納德率領的2000多名飛虎隊隊員中,有九成左右的美籍華裔,其中多數是從廣東赴美華人的後裔。2007年10月,陳燦培和妻子帶著11位年逾八旬的美國飛虎隊華人老兵來到中國,探訪他們當年曾經戰鬥過的地方。“每到一處,我們都受到像是英雄一樣的尊敬,這讓我覺得很感動。”陳燦培説,在他的建議下,這些老兵還攜帶了當年獲得的勳章、穿過的軍服和使用過的軍事手冊等600多件飛虎隊舊物,這些物品均被捐給了當地博物館。

  今年春節剛過,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陳燦培已著手準備舉辦飛虎隊相關主題的論壇、展覽等活動。“我們不僅將邀請中國重慶、昆明等地的飛虎隊博物館來展覽,還會邀請美國的飛虎隊團體、退伍老兵,在美國的華僑華人團體參加,我們還將推動中美友好城市合作舉辦相關紀念活動。”他説。

  談及未來,陳燦培説他會將收集飛虎隊文物這個愛好延續下去。“我和飛虎隊結緣是一個緣分。”他説,在中國澳門出生、成長,在美國工作、生活,這也是緣分。希望將飛虎隊這段承載著中美友誼的歷史保留下來,讓血與火鑄造的友誼代代相傳。“這是雙贏的事。不管是二戰時期,還是現在,還有將來,都是一樣。”他説。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