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發展冰雪經濟 打造服務消費新亮點
【光明時評】
作者:孫浩進(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新質生産力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研究員)
隨著哈爾濱亞冬會閉幕,作為亞冬會雪上項目競技場地的亞布力滑雪旅遊度假區接待遊客熱度持續高漲,很多“雪友”慕名而來,在冰雪運動中體驗“速度與激情”。除了亞布力,全國各地冰雪經濟熱度持續攀升,不僅給當地帶來真金白銀,也催生了更多消費增量,提高了消費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度。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並專門指出要“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2024年我國冰雪經濟規模已近萬億元,冰雪休閒旅遊人數突破3.85億人次,冰雪季已經帶動了很多地區的“熱消費”。冰雪經濟作為朝陽産業,是擴大內需、提振消費的重要動力。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以冰雪運動高品質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30年,“冰雪消費成為擴大內需重要增長點”“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5萬億元”。
舉辦國際冰雪賽會的意義不僅在於競技運動本身,還會帶來持續的外溢效應。目前,我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初級滑雪者市場和潛力客源市場,運動需求能夠帶動消費熱度。充分利用冬奧會、亞冬會契機,借勢點燃冰雪賽事經濟,依託大賽引領、大眾參與,持續提升冰雪賽事的消費“熱”力。為此,應大力發展冰雪賽事經濟,推廣“跟著賽事去旅行”“一座滑雪場帶火一座城”。聚焦構建冰雪體育全賽事體系,建成國際冰雪體育新標桿,培育國內區域級特色冰雪體育賽事,推動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規劃建設一批冰雪體育運動綜合體,推進冰雪運動進景區、進商圈;發展冰雪項目競賽表演産業,發掘群眾喜聞樂見的民俗傳統冰雪項目,打造集運動、冬捕、休閒于一體的生態戶外冰雪運動集群,讓各類冰雪體育運動“熱起來”,實現冰雪賽事消費再上新高度。
我國北方各地都有獨具特色的冰雪旅遊資源,分佈連片、彼此相通,冰雪景觀與文旅資源空間組合良好,具有發展全域冰雪旅遊的優勢。當前國內冰雪旅遊市場仍在持續升溫,“專業運動+大眾娛樂”“北上南進+主客共用”的冰雪旅遊休閒消費格局已然形成。整合冰雪旅遊的時空領域,推動冰雪旅遊由“各自為戰”向優勢互補、形成合力轉變,激發各地區冰雪旅遊經濟的消費活力。為此,應構建全域冰雪旅遊模式,向差異化旅遊目的地為核心的發展模式轉型。聚焦做好“全域冰雪”的大文章,建設一批高品質的冰雪旅遊目的地,打造冰雪“黃金”旅遊圈、冰雪精品遊路線,構建“冰雪+康養”“冰雪+休閒”等多元化産業協同發展格局,塑造以新業態開闢新賽道的特色冰雪旅遊品牌,在新增、改建冰雪娛樂消費場景方面下功夫,為遊客提供多維度、多業態、多品類旅遊體驗,形成冰雪旅遊消費倍增的新局面。
傳統冰雪經濟具有資源依賴特徵,所帶來的僅是傳統消費品價值,而冰雪創意設計源自人的創造力,以新思路、新思維為根,體現的是冰雪新質生産力,形成冰雪産業的創意價值。近年來,在全國各地的冰雪消費市場上,那些獨具匠心、科技感強、完美嵌入生活場景的冰雪創意産品銷量大漲,增長曲線持續躍升。因此,走出文創相融、創新驅動的發展之路,才能釋放冰雪創意經濟的巨大消費潛力,形成冰雪文創消費“新藍海”。發展“冰雪+創意”消費的關鍵,在於把冰雪創意設計植入商品形態。為此,立足冰雪創意應用場景,對冰雪服飾、冰雪藝術等進行創意設計,融入美學、韻律、工藝等創意元素,在運動性和藝術性上疊加冰雪創意,打通冰雪創意轉化為産業設計的“最後一公里”,推動更多冰雪創意設計從展館裏“撐門面”轉化為市場上的“新潮品”,實現冰雪創意産品消費再創新高。
《光明日報》(2025年02月20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