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

2025-02-15 08:10: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二〇二五年,中國經濟這麼幹④

  人民日報本報記者 羅珊珊 楊彥帆2025-02-15 00:00

  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開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是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也是我國應對外部形勢變化的主動作為。開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

  這個春節,入境遊成一大亮點。

  除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外,更多寶藏小城、小眾鄉村迎來世界各地的遊客。無論是在湖南張家界感受天門山風光,還是在浙江縉雲仁岸村看一場傳統木偶戲,外國遊客的中國行半徑不斷拓展延伸。線上平臺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入境遊門票訂單同比增長180%,入境遊酒店訂單同比增長超六成。

  入境遊火爆的背後,是中國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的務實作為。目前,我國已與26個國家實現普通護照全面互免簽證,對38個國家實行單方面免簽入境。

  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都是中國積極主動對世界開放市場的重要方式,在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的當下,釋放了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的強烈信號,有助於加強與世界各國的合作聯繫,推動全球共同開放和發展繁榮。

  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路。

  1月1日,中國—馬爾地夫自貿協定正式生效,最終雙方實現零關稅的産品稅目數和進口額佔比都超過95%。

  “協定生效後,洗衣機在馬爾地夫的進口關稅稅率由20%直接降為零。”海信國際行銷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吳桐介紹,預計2025年,公司對馬出口家電將享受關稅減讓近42萬元,對於穩訂單、拓市場具有重要作用。

  “2025年,我們的自貿協定談判議程很豐富。”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李詠箑介紹,將與更多有意願的國家和地區商簽自貿協定,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路,高品質實施已生效的自貿協定,更好惠及我國和自貿夥伴的企業和人民。

  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鼓勵首創性、整合式探索。

  推動自由貿易試驗區高品質發展,打造制度型開放新高地,是新形勢下高水準對外開放的新內涵和新要求。

  允許外資金融機構開展與中資金融機構同類新金融服務、120天內就金融機構開展相關服務的申請作出決定、支援依法跨境購買一定種類的境外金融服務……1月,中國人民銀行、商務部、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金融領域在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的意見》,提出6方面20條政策措施,進一步推動自由貿易試驗區在金融領域的制度型開放。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會同相關部門推動意見各項舉措落實落地,認真做好自由貿易試驗區(港)在金融領域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工作,持續推動我國高水準對外開放。

  深化外貿體制改革,促進外貿穩量提質

  眼下,“世界超市”義烏很忙。

  2月6日,一場特別的會議在浙江義烏召開。主要聚焦兩件事,深化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和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建設。

  2024年12月,國務院批准同意《浙江省義烏市深化國際貿易綜合改革總體方案》。此後,義烏加快探索新形勢下外貿發展新路徑。

  與義烏國際商貿城一街之隔,全球數貿中心正在加快建設,預計將於今年10月開門迎客。“全球數貿中心的建設初衷,就是為了更加符合數字貿易時代經營主體的需求。”義烏小商品城集團董事長王棟説,下一步,將一體推進“人、貨、場、鏈”的數字化提升,全方位推動義烏市場提能升級。

  2025年,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外部環境的衝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將會給全球貿易投資合作前景蒙上陰影。“但也要看到,2025年外貿發展仍然有很多有利條件。”商務部對外貿易司負責人孟岳表示,要緊扣高品質發展這個關鍵詞,促進外貿穩定增長。

  積極發展綠色貿易、數字貿易,培育外貿增長新動能。

  在2月5日召開的廣東省高品質發展大會上,深圳將跨境電商作為穩外貿的關鍵抓手。

  “當紐約的工程師用著深圳的無人機,當巴黎的少女穿著廣州的漢服,當非洲的家庭玩著潮汕的公仔,這不僅是商品的流動,更是科技共用與文化交流!”深圳市副市長羅晃浩説,目前深圳集聚了12萬跨境電商賣家、吸引了全球前二十大跨境電商平臺中的4/5在此佈局,已成為全球跨境電商首選地。

  在珠海,拱北海關聯合工商銀行首創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關銀貿易數字化創新實驗室,落地“工盾E關通”“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款擔保電子化”“關銀港澳供e貸”等業內首發場景,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等問題,相關場景已推廣到國內25個省份85個地區。

  2024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63萬億元,增長10.8%,在“賣全球”“買全球”方面潛力與優勢持續釋放,為我國穩外貿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綜合研究室主任趙福軍認為,展望2025年,在發展數字貿易上,要以各地特色産業、優勢産業夯實跨境電商、數字貿易發展的基礎,支援各地發展各具特色的包括跨境電商在內的數字貿易。

  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拓展外貿朋友圈。

  “目前公司的海外市場覆蓋東南亞、歐洲、中東、北美等的48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很多都是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浙江永昌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帆説,希望能將産品銷往更多共建國家市場,成為公司外貿業務新的增長點。

  2024年,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佔我國進出口總值的比重首次超過了50%,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了10萬列。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市場已成為中國外貿質升量穩的“壓艙石”之一。

  “預計2025年中國將在積極拓展新興市場上取得新成效,尤其是提升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貿合作水準,將對中國外貿保持穩定增長態勢構成有力支撐。”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科研資訊部副部長劉向東認為,隨著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穩步推進,高標準自貿區網路日益完善,中國外貿發展仍有較大的拓展空間。

  營造良好環境,持續打造“投資中國”品牌

  新年新氣象,外資加碼中國消息頻傳——

  1月6日,德國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宣佈與小鵬汽車簽署諒解備忘錄,合作打造超快充電網路;1月15日,義大利百旺集團亞洲區總部暨新工廠開業儀式在蘇州高新區舉行,將提供高分子聚合物和工業製冷領域的先進解決方案;1月23日,法國液化空氣集團攜手國內企業共建的生物質制沼氣綠色甲醇項目在江蘇鹽城簽約,建成後計劃每年消納畜禽糞污約400萬噸,年産綠色沼氣1.8億立方米……

  2025年,全球引資競爭愈發激烈,做好穩外資工作更要穩住存量、擴大增量,讓外資在華經營安心、放心、有信心。

  負面清單做“減法”,不斷降低外資企業市場準入門檻。

  規劃床位500張、凈化手術室12間,引進新加坡“共用醫療”管理模式,去年底設立的天津鵬瑞利醫院已準備就緒。

  2024年12月16日,天津市頒發了第一張“外商獨資三級綜合醫院”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來自新加坡的鵬瑞利集團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外資企業——投資設立的鵬瑞利綜合醫院成為我國首家外商獨資三級綜合醫院。

  “醫院為有一站式醫療需求的居民服務,並服務於海外醫療旅遊客群。”鵬瑞利集團執行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潘錫源説,“我們對中國醫療健康市場的前景充滿信心。”

  允許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設立外商獨資醫院,推動製造業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清零”,在境內外舉辦28場“投資中國”招商推介活動……2024年,我國不斷放寬市場準入,讓更多外資進得來。2024年,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9080家,同比增長9.9%。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表示,2025年,商務部將穩步推進服務業開放,推動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還將修訂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産業目錄》,提升引資政策吸引力。

  營商環境做“加法”,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制度環境。

  2月5日,上海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大會。會上重點發佈了上海優化營商環境8.0版行動方案,這是上海連續8年在春節後首個工作日召開全市營商環境大會。

  外資企業安波福對營商環境政策連續性格外看重。安波福亞太區總裁楊曉明表示,國際企業在各地的經營投資面臨不同地方政府的法規,上海對企業在稅收激勵、審批手續簡化以及對企業的監管等方面都具有連續性。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曉紅説,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要確保各類經營主體平等使用各類生産要素和公平參與市場競爭,落實好外資企業在政府採購、標準制定等方面的國民待遇,以高水準對外開放營造一流營商環境,促進開放型經濟再上新臺階。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