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裏的經濟新意 熱熱鬧鬧過元宵
歡度元宵節,全國各地推出“花車巡遊+隊伍巡遊+定點演出”,踩高蹺、甩火球、武術龍獅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近年來,民俗活動不再局限于“一地一時”,在與時代的結合中,通過堅守與創新奔向廣闊舞臺。在賞、玩、購一站式遊玩中歡度元宵佳節,進一步激發文旅消費潛力,助力文旅市場復蘇,讓元宵節既有文化價值又有經濟效益。
■巡遊祈福精彩紛呈 多彩民俗迎元宵
元宵到,魚燈鬧。汪滿田嬉魚燈是安徽省歙縣當地傳承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傳統年俗之一。每年元宵節前後,安徽省歙縣汪滿田村的村民都會自發組織盛大的魚燈會,帶著“平平安安、年年有餘”的美好祝願,巡遊祈福。
在廣東肇慶,“多彩非遺鬧元宵”2025肇慶廣府文化廟會非遺巡遊活動精彩上演。本次巡遊方陣共25支隊伍,參與巡遊表演總人數超1300人。此次巡遊不僅有高要春社、甩火球、武術龍獅、漢服展示等精彩民俗節目輪番上演,還有龍母出巡、包公出巡等非遺項目驚艷亮相,集中展現了肇慶深厚的文化底蘊、民俗風情。
■文化搭臺 經濟唱戲 文旅樂融融
“賞花燈”是元宵節必不可少的民俗。在陜西西安,大唐芙蓉園舉辦水陸燈會,40組花燈與園內建築、水面完美融合、相映成趣,讓遊客仿佛置身於上元盛景。禦苑門前,“萬象生輝”燈組中鴟吻相對、芙蓉盛放;芙蓉橋下,排燈似陣,雄獅歡騰;北湖岸邊,“芙蓉花神”燈組盡顯唐朝仕女春時鬥花的綽約風姿。為遊客奉獻了一場美不勝收的視覺盛宴和文旅體融合發展成果。
2025年全國春節“村晚”示範展示活動暨貴州錦屏隆裏“村晚遇元宵 來隆裏玩花臉龍”活動在貴州省錦屏縣隆裏古城舉辦。
本次“村晚”活動集納遊龍戲古城、新春鬧盛會、隆裏趣味多、篝火耀古城等內容,融入當地多彩民族文化和優美自然生態元素,展示苗鄉侗寨民族團結和鄉村振興新景象,迎接元宵佳節的到來。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傳統技藝融入時代潮流 民俗産品成“搶手貨”
在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東楊家埠村一家花燈企業的生産車間內,工人們忙著趕制花燈訂單,蛇元素花燈成為各地為元宵節增色的搶手貨。楊家埠花燈,源於風箏技藝。當傳統碰撞潮流,傳統技藝有了新生命。生肖靈蛇化身“呆萌網紅”,宇航員燈組遨遊星際,山海經神獸披上炫彩光影。如今,楊家埠每年創新百款花燈,産品遠銷安徽合肥、四川成都、廣東湛江等地,聲光電技術讓這門古老技藝煥發新生。
這個元宵節,寓意團圓美滿的湯圓,有了更多健康的餡料,不少老字號紛紛推出特色餡料,五花八門的新奇口味吸引不少年輕消費者購買。為了進一步滿足顧客日益多樣化的購買需求,今年不少商家繼續推出了速凍産品,並上線了自營小程式和外賣平臺,讓顧客實現線上選購快速配送的便利服務。
加芋圓、加芒果、加奶茶,放入奶粉搖成“湯圓小貝”……年輕人煮的“甜品版湯圓”火了。哪吒版、奶龍版、麻將版、秧BOT版……創意十足!
綜合新華社記者報道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