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春走基層)新疆大漠護林人:為野生動植物撐起綠色希望

2025-02-13 10:1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烏魯木齊2月12日電 (陶拴科)新春的氛圍還沒完全消散,而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的新疆阜康市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級公益林區五個疙瘩公益林中心管護站卻早已恢復往日的寧靜。

  在沙漠中撐起綠色希望

  近日,護林員王偉踏著厚厚的積雪,與同事們行走在公益林腹地,為沙漠中的野生動物投放草料。

  “雪太厚了,這些小傢夥們都快找不到吃的了。”王偉邊説邊將沉甸甸的草料扛在肩上。50多歲的王偉雖已兩鬢斑白,但仍步履矯健。

  “每年這個時候,我們都要來投放草料,不能讓它們餓著。現在野生動物的數量明顯增多。”王偉説。

  在刺骨的寒風中,王偉和同事們為這片沙漠中的生命撐起綠色希望。

  多年守護書寫生態傳奇

  2017年初,王偉來到五個疙瘩公益林中心管護站。“那時候這裡就我一個人,閒下來就在院子裏養雞、種菜。”

  八年時光,讓王偉與這片土地結下不解之緣。“現在我把這裡當作自己的家,每一株草木都是我的孩子。”王偉指著不遠處那片梭梭和紅柳説:“看,它們長得多好,這都是大家用心血澆灌出來的。”

  如今,在王偉和同事們的精心呵護下,這片沙漠中的綠洲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每年開春,阜康市林業和草原局的護林員都要栽種梭梭和紅柳,“10多年人工栽種的都有幾萬畝了,這些沙漠植被長勢很好,很茂密。”

  “沙漠裏的植被太脆弱了,能種活就是對我們的最大獎賞。”王偉説:“公益林是綠色屏障,我們像對待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它們,讓它們茁壯成長。”

  長期的護林工作經歷,讓王偉和同事們與這裡的一草一木結下深厚感情。保護區內的每一種植物叫什麼名字,有什麼特點,什麼時候開花結果,是否耐寒抗旱,他們都如數家珍。

  每當大地回暖,王偉和同事們便迎來繁忙的時刻。“我們最擔心的就是火災。”王偉説,為防患于未然,他和同事們經常驅車十多公里去附近的村莊開展防火宣傳。

  他們走進村民家中,發放宣傳資料,耐心細緻講解法律法規,增強他們的防護意識。

  “和村民交談時,我們會反覆強調防火的重要性,告訴他們如何正確使用火源,如何及時發現並處理火情。”王偉説。

  讓生態家底更厚

  五個疙瘩公益林中心管轄三個管護站,總面積23萬公頃。冬天氣候異常寒冷,每次巡護,口罩、手套、棉鞋、棉帽、望遠鏡、水壺都是管護員的必備用品。

  近日,王偉和同事開車前往30多公里外的轄區投放草料,返回時車輛拋錨,壞在沙漠裏。“零下28℃,我和司機換著修,沒辦法,最後挂空擋推車。”

  對他們來説,車輛故障是家常便飯,不論冬天還是夏天,這種事情時有發生。

  提及新一年的願望,王偉説:“我的心願就是讓這片植被越來越茂盛,讓天空越來越藍,讓野生動物越來越多。我知道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但我和同事們已經做好了準備。”

  “2008年,我們所在的北部荒漠公益林面積還不到54萬畝,而現在卻達到173萬餘畝。”王偉説,國家級公益林的面積不斷擴大,巡護任務也越來越重。但每當看到這些變化,他就感到欣慰和自豪,因為這是他和同事們共同努力的結果。(完)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