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財經聚焦地方兩會經濟熱詞丨促銀發經濟發展,各地將如何發力?

2025-01-19 22:1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1月19日電 題:促銀發經濟發展,各地將如何發力?

  新華社記者周穎、吳振東、李紫薇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31031萬人,佔全國人口的22%,人口老齡化程度繼續加深。

  守護夕陽事業,打造朝陽産業。在近期陸續召開的地方兩會上,記者了解到,各地從多方面著力,推動銀發經濟發展,增進老年人福祉。

  聚焦需求,解決老年人“急難愁盼”

  大力發展銀發經濟,提高養老服務品質,新建30個社區長者食堂,這是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對2025年工作作出的具體部署。

  上海是全國較早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城市之一,戶籍人口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近四成。在調研了幾千份樣本後,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樂揚紅樹林慈善公益中心理事長白莉發現,近半數受訪老人希望更多市場化餐飲力量投身助餐服務。

  “老年人用餐普遍比年輕人早。商務、民政部門可以鼓勵社會餐飲企業與社區合作,錯峰開展老年助餐服務,既能更好滿足老年人用餐需求,也能帶動相關消費和市場發展。”白莉説。

  1月9日,老人在北京市朝陽區來廣營福壽苑養老照料中心準備吃午飯。新華社記者李欣 攝

  從政府工作報告來看,多地將養老服務列為2025年省級民生實事。湖南提出建設社區老年助餐服務點500個、老年人“時光守護”床位2000張;廣東提出開展養老服務人員培訓超5萬人次;山西提出新建改造50個社區養老工程、50個區域養老服務中心……

  太原市南官坊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是山西省落實民生實事的具體項目之一,3000平方米的場地每年服務三、四萬人次。山西省政協常委、太原市三晉大廈有限公司董事長宋新梅認為,民生服務的需求正是行業發展的機遇。養老服務中心可以增加配備康復輔助等適老化用品,還可以發展租賃服務試點。

  老年助餐、居家助老、養老照護等,都是解決老年人“急難愁盼”的服務項目。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開放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孫慧認為,目前養老服務專業度和品質還有待提升。以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為例,目前已有的改造項目個性化不足,建議分門別類設立基礎安全保障、生活功能提升、健康關懷輔助等多個模組,滿足老年人多樣化需求。

  擴大供給,讓老年人選擇更多元

  銀發經濟,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産業。銀發經濟不僅包括傳統的“衣食住行用”等實物消費,還包括醫療保健、護理康復、文化旅遊等服務消費。

  從各地政府2025年工作安排來看,擴大養老産品和服務供給是重點。廣東提出加強老年用品研發和推廣,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産業;黑龍江提出擴大數字、養老、托育等服務型消費,重點發展中醫康養、智慧養老等銀發經濟;上海提出深化智慧養老院等養老科技場景應用。

  “老年用品創新,是擴大供給重要一環,但目前面臨人才短板。”廣東省人大代表、深業健康産業投資運營(深圳)有限公司福田區負責人黃慧梅建議,鼓勵更多年輕人加入養老行業,培養一批懂養老的研發人才,助力産品創新。

  近年來,智慧健康養老等新業態廣受歡迎。依託線上的“幸福匯”養老平臺,太原市晉源區新城社區的近800名老人,線上下單便能享受到府助餐、護理、康復理療等服務。“智慧化、數字化為發展銀發經濟提供重要助力。”山西省人大代表、太原市幸福匯品牌連鎖創始人李愛玲建議,進一步推進平臺建設和數據共用,實現機構能力與老人需求精準匹配。

  2024年10月12日,一名老人在體驗折疊電動代步車。位於深圳的老年用品商場“深業健康匯”向市民開放,展示居家安全、娛樂生活、智慧照護等50余個品類、數百種智慧居家適老産品,吸引眾多市民前來了解、選購。新華社記者梁旭 攝

  銀發經濟還催生一批潛力巨大的新興産業。“越來越多的銀發人群對生活品質要求更高,追求健康與時尚,抗衰老産業潛力巨大。”上海市人大代表、自然堂集團公共事務總經理陳娟玲建議,鼓勵企業深入銀發人群細分市場,開發抗衰美白類護膚品,打造滿足銀發族的高端國貨潮牌。

  擴大養老産品供給,離不開對産業的培育與支援。“銀發經濟涉及面廣、産業鏈長、業態多元、潛力巨大。”湖南省政協委員、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蘇嬋建議,規劃佈局一批銀發經濟産業園區,培育一批銀發經濟龍頭企業,健全銀發經濟産業鏈體系。

  完善配套,優化銀發經濟發展環境

  記者採訪了解到,去年以來,多地出臺政策營造良好環境,推動銀發經濟高品質發展。

  黑龍江提出加大銀發經濟領域技能人才培育力度、加強銀發經濟企業用工服務保障等;上海專門出臺推動銀發經濟高品質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培育拓展銀發消費、加強行業監管……

  “支援職業院校開設老年人服務與管理、嬰幼兒照護服務專業,訂單式培養技能人才。”黑龍江省人大代表、尚志市委書記張超説。此外,為強化要素保障,他建議在規劃用地、建設審批、稅收減免、資金補貼等方面對養老産業予以重點傾斜,以降低養老機構建設、運營成本。

  銀發經濟行穩致遠,離不開保險護航。廣東省人大代表、肇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潘銳波建議,一方面要擴大長期護理險的覆蓋範圍,豐富保障服務內容;另一方面鼓勵保險公司開發關鍵領域的保險品種,尤其是推出針對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特定病症的失能失智保險産品。

  民建廣東省委會還建議凈化銀發市場環境,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現代資訊技術手段,加強對保健品、電信網路等重點領域的監管力度。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