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金觀平:充分釋放文旅市場消費潛能

2025-01-17 09:58: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遊消費的若干措施》,這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擴大服務消費和促進文化旅遊業發展部署要求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發揮文化賦能、旅遊帶動作用,深化“文旅+百業”“百業+文旅”,提升産品供給能力,豐富消費業態和場景,有助於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把文化旅遊業培育成為支柱産業。

  剛剛過去的2024年,文旅市場一派繁榮。從哈爾濱“冰雪奇緣”到“我的阿勒泰”,從遊戲《黑神話:悟空》橫空出世到國家博物館鳳冠冰箱貼“一貼難求”,從甘肅天水、山西隰縣變身“網紅”到“China Travel”登上海外熱搜……現象級文旅消費熱點層出不窮,文化和旅遊在促進消費、拉動內需方面的作用愈發凸顯。

  當前,文旅業仍具有新興産業的典型特徵,在增長勢頭和發展空間方面潛力很大。研究表明,一個國家或地區每人平均GDP超過5000美元時,文化消費將迎來爆髮式增長,旅遊也將進入大眾化日常性普遍消費階段。2023年,我國每人平均GDP達89358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2681美元,連續3年超1.2萬美元。文化和旅遊成為全國人民幸福生活的剛需,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很大。

  找準新興文旅消費需求。“Z世代”逐漸成為未來消費領域的主導力量,他們的消費行為更加注重“悅己”,對傳統文化發自內心熱愛;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2.96億人,對康養、度假、旅居類産品需求旺盛;大量農村人口愛上旅遊,是跟團遊的主力軍……不同群體的需求愈發細分,對文旅産品的選擇更加追求多元化、個性化,必須有針對性地加以滿足。

  關注文旅消費創新擴容。一方面,要以新質生産力賦能,持續不斷創造新産品、新業態、新模式。隨著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快速發展,一些文旅與科技融合的新賽道正在形成。以智慧交互、沉浸體驗等為特徵的新型業態,增強文化産品的表現力、傳播力和感染力,提升旅遊産品的體驗性、舒適性和便捷性,給消費者帶來更多耳目一新的感受。另一方面,應發揮文旅業關聯性高、輻射面廣、帶動性強的優勢,堅持融合發展之路,除了“文化+旅遊”,文旅與農業、工業、商業、體育、教育等的跨界融合都可能碰撞新火花、成就新爆款。從需求出發,以“文旅+百業”“百業+文旅”推動産品創新、場景創新,不斷激發文旅市場生機活力,充分釋放文旅消費潛能。 (作者:金觀平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