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文化新觀察年度文化亮點丨科技為“詩和遠方”鍍上嶄新光澤

2024-12-17 15:21: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題:科技為“詩和遠方”鍍上嶄新光澤

  新華社記者徐壯

  北京西部,首鋼園中,百年工業遺産直通“未來”。

  2024年春天,矗立於首鋼園核心區域的宏偉高爐“浴火重生”,變身為首鋼一高爐SoReal科幻樂園對公眾開放。一高爐“蒸汽朋克”的粗糲外表之下,5G、雲計算、擴展現實、數字孿生等前沿科技構建新場景,指引遊客乘坐“太空星艦”探索未來世界星辰大海。

  “通過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等前沿技術,不僅可以在古老的遺跡中看到歷史的重現,還可以為文化遺産的保護和傳承提供新的可能性。這些創新科技應用不僅豐富了我們的體驗,更開創了文化旅遊的新篇章。”科幻作家、北京元宇科幻未來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慈欣説。

  隨著人工智慧、元宇宙、擴展現實等新技術在文旅領域加速應用,越來越多文旅新場景、新平臺、新項目涌現市場。

  春節期間安陽殷墟推出擁有海量文博知識的“數智人婦好”,暑期中主打冰雪光影互動的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四季冰雪項目投入運營,進入冬季後沉浸式體驗展覽在全國各地開花……一年來,當人們切身感受“文旅熱”,科技已是其中重要變數。

  革新、增效、添動能,科技正為“詩和遠方”鍍上嶄新光澤。

  科技賦能加速

  放下手機,走進空無一物的大廳,戴上VR設備,眼前景象斗轉星移:1921年的上海風雨飄搖,工人走上街頭遊行、工廠裏傳播著馬克思主義;石庫門中,中共一大召開的歷史時刻即將到來……

  這樣的體驗,來自中共一大紀念館2024年新推出的紅色文化沉浸式體驗展——“數字一大初心之旅”。走出展廳,遊客們感慨不已:“仿佛親歷了紅色歷史!”

  從走進景區到走進展區,從不遠萬里到不期而遇,科技加速消弭著旅遊的“邊界感”。

  如今的遊客,希望輕鬆“動起來”,身臨其境地感受歷史場景和異地風光;希望文化“活起來”,讓沉澱的時光重新流淌;希望景區“亮起來”“美起來”,在延長開放時間、增加遊覽項目中展現別樣魅力。

  這些渴盼,科技都有辦法滿足。

  中國旅遊研究院近日發佈的《全國智慧旅遊發展報告2024》指出:VR大空間重塑旅遊感知,跨越時空邊界,成為過去一年來旅遊業發展的新風口。生成式人工智慧及垂直大模型為文旅行業帶來了互動式數字內容創新,遊客的互動式體驗持續優化,沉浸式體驗更加多元,個性化體驗持續提升。

  “大眾在文旅方面的個性化需求與經濟社會各領域在文旅方面的分散化供給如何實現有效對接,這是文旅融合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説,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更好滿足大眾的文旅需求,不能再像過去觀光旅遊時代那樣僅僅依靠資源存量,而要依靠科技增量。

  需求引領、創新驅動,不論是內容生産創新、産品和業態創新,還是商業模式創新、治理方式創新,科技正加速融入文化和旅遊生産和消費各環節,催生更多文旅新氣象。

  智慧含量積蓄

  蘇州工業園區,人工智慧大模型正深度融入旅遊。

  2024年,由同程旅行研發的同程“程心”大模型成功入選蘇州市人工智慧大模型應用試點示範項目。這個AI大模型“能説會學”,可為遊客提供智慧行程規劃、酒店預訂、交通票務預訂、景點推薦、旅遊問答等服務。

  杭州城市文旅智慧體“杭小憶”、攜程問道、飛豬和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和旅遊局聯合打造的AI遊北京朝陽……生成式人工智慧廣泛提供智慧化、個性化行前規劃和遊覽服務,已經成為不少遊客的“旅行伴侶”。

  “文旅領域最重要的生成式AI應用就是資訊服務,包括資訊主動查詢、推薦、路線規劃、資源預訂等。”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科學學院副院長鄧寧説,“也許有一天人們會習慣於將各文旅場所的智慧體添加到微信好友中,並且像與人交流一般跟他們進行互動。”

  科技不僅讓旅遊服務更懂遊客,也讓旅遊管理者更會服務。

  全省投訴一張網、理賠受理一個平臺、賠付處理一套標準——2024年8月,“海南放心遊”平臺上線運作一週年,助力海南成為全國首個實現旅遊消費投訴“先行賠付”全省域覆蓋的省份。截至2024年9月,這一平臺累計承接投訴6714次,追回消費者損失80.78萬元。

  “海南放心遊”的背後,是科技賦能文化旅遊治理的新格局。

  文化和旅遊部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各省已建成近30個綜合性智慧旅遊平臺。這些平臺聯結了各類旅遊場景,匯集了各類旅遊消費數據,逐步實現“一屏盡顯,一網統管”。

  越來越聰明的數據“大腦”,為文化和旅遊部門把握市場趨勢、提升公共服務、強化安全應急提供更有力支撐,也為旅遊治理提質增效添磚加瓦。

  文旅融合升級

  2024年5月,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等五部門聯合印發《智慧旅遊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提出促進數字經濟和旅遊業深度融合,加快推進以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為特徵的智慧旅遊創新發展。

  在策劃了“胡夫地平線”“永恒的金字塔”等熱門沉浸式探索體驗展的策展人田達治看來,無論是運用數字化手段創新藝術表現形式、充分利用文化設施和旅遊服務場所搭建數字化文化體驗場景,還是加強公共數字文化資源建設,科技能夠助力文旅融合發展已經顯現成果、形成共識。

  “技術迭代迅速、成本不斷降低、政策紅利釋放,但關鍵還是看創意、看人民需求。”田達治説。

  比如,2024年,一些單位創新性建設“票務防黃牛”“入境便利化”“景區適老化”等系統,就是利用技術手段對旅遊管理難點、社會關注熱點和廣大遊客需求的有效回應。

  另一方面,科技發展程度與文旅融合程度相輔相成。戴斌認為,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更加需要提升科技支撐水準,更加需要聚焦文旅融合發展重大戰略和現實需求,全面提升文化和旅遊科技創新能力。

  插上科技的翅膀,人們飛往的“詩和遠方”就是美好生活。

  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負責人説,必須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著眼於人、落腳於人,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需求,讓科技創新成為人們“獲得感”的重要源泉。通過技術革命和服務創新,旅遊出行“説走就走”,旅遊服務“觸手可及”。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