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綠“鎖”塔漠育新機

2024-12-16 08:56: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在浩瀚無垠的塔克拉瑪幹沙漠,一條綠色屏障蜿蜒成鏈,鎖住千百年來肆虐的流沙。

  11月28日,在新疆于田縣,環繞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全長3046公里的綠色阻沙防護帶實現全面鎖邊“合龍”。數十萬人40余載不屈不撓搏鬥沙海,終在大漠邊緣築起一道綠色長城。

  塔克拉瑪幹沙漠周邊,更加濃郁的綠色正不斷加厚鋪展;新崛起的防護帶內,沙退人進、向新發展。這片土地正在續寫漫漫沙海裏奮鬥、探索的環保故事。

  

   02:37

 

  鎖住大漠築屏障

  “進得去,出不來的地方”,千百年來,這是生活在此的人們對眼前這片沙漠的稱謂——塔克拉瑪幹。

  對於農民賽地依明來説,這沙漠是一條沉睡的“黃龍”,狂風會將它喚醒,形成遮天蔽日、持續不斷的沙塵暴,掀翻地膜、摧毀作物,讓鄉親減産,甚至顆粒無收。

  這裡又稱“死亡之海”。曾經氣象萬千的樓蘭古國等,如今已不留痕跡地消失在沙漠腹地。

  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在風沙活動較強的南部,一些沙丘以每年2至5米的速度侵蝕綠洲。

  賽地依明所在的和田地區于田縣,在風沙侵蝕下綠洲面積不足縣域面積6%。于田東側的民豐縣為擺脫風沙威脅,歷史上曾沿尼雅河畔一次次向南退卻;于田西側的策勒縣城因風沙侵襲被迫3次搬遷。

  沙進城退,沙進人退。鎖住“黃龍”,成為當地百姓最深切的渴盼。

  1978年,黨中央作出在西北、華北、東北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點地區建設大型防護林的戰略決策。自此,一場敢同黃沙爭高下、不向荒漠讓半分的造林“大會戰”開啟。

  荒山禿嶺、黃沙漫天之地,經過40餘年持續不懈的生態保護修復,如今已林茂草豐。統計顯示,新疆在風沙危害區域累計植樹700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由1978年的1.03%提高到目前的5.06%;過去30年,新疆人工綠洲面積由6.5萬平方公里增至目前的10萬平方公里,增長約54%。

  這是在新疆和田地區和田縣拍攝的防護林帶,道路兩邊是沙漠飼草基地和設施農業基地(2024年6月20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依託“三北”工程,到2023年底,一條長達2761公里的綠色阻沙防護帶,已將33.76萬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瑪幹沙漠環繞,而剩下約285公里的空白區是南疆風沙危害最深、條件最惡劣的區域。

  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強調“努力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提出“打一場‘三北’工程攻堅戰”。

  聞令而動,全力以赴。新疆把補齊285公里“缺口”作為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阻擊戰的重點:出臺專門方案,部署推動政策、資金、科技等要素向防沙治沙傾斜;綜合治理規模3265.8萬畝,總投資123.55億元;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綜合採用多種科學治沙技術……

  一條綠色防護帶,終將沙漠邊緣的片片綠洲緊緊相連。

  穿越塔裏木河和胡楊林的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2022年6月22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塔克拉瑪幹沙漠綠色阻沙防護帶實現全面鎖邊‘合龍’,是中國人歷經40多年艱苦奮鬥完成的一項壯舉,將有效阻止塔克拉瑪幹沙漠繼續向外移動。”中國林科院首席科學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長盧琦説。

  與10年前相比,于田每年沙塵天氣由179天降低至120多天。在賽地依明家不遠處的阻沙帶上,植被長勢茂盛。綠色,正沿著風沙線不斷向遠方延伸。

  科學治沙蹚新路

  民豐縣境內的尼雅河特大橋上,列車呼嘯而過,成為沙海裏一道亮眼的風景。

  2022年6月,和若鐵路通車,與先前開通的格庫鐵路、南疆鐵路“牽手”,形成一條環沙漠鐵路線。專家認為,鐵路通車,沙周區域人類活動逐漸密集,鎖住沙漠對於區域可持續發展極為關鍵。

  聚焦打好阻擊戰,新疆組織荒漠化治理領域專家深入研究塔克拉瑪幹沙漠不同區域風沙塵的源區和路徑,氣象水文條件以及喬、灌、草的科學搭配,為各市縣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科學治沙提供依據。

  這是在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拍攝的後河壩沙漠阻擊區(2024年12月2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在民豐縣,全縣5.67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中,沙漠佔3.2萬平方公里。站在民豐後河壩眺望,鋪好的草方格猶如一張金色大網,縛住了連綿起伏的沙丘。

  工人在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後河壩沙漠阻擊區補扎草方格(2024年12月3日攝)。

  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鋪好方格沙障,再種植沙生植物,逐步攻下沙化土地,實踐證明行之有效。”民豐縣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賈磊説,當地先後嘗試了樹枝、稻草、棉花桿等9種材料,無數次試驗最後才選擇蘆葦鋪設方格沙障,“成本低,施工快,效果好”。

  工人在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後河壩沙漠阻擊區補扎草方格(2024年12月3日攝)。

  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工人在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後河壩沙漠阻擊區補扎草方格(2024年12月3日攝)。

  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在和田地區皮山縣與喀什地區葉城縣交界處,沙漠邊緣間距寬、風力大,草方格容易被流沙掩埋。經新疆林業科學院現場規劃,該區域採用高立式沙障這一工程治沙模式。“相比傳統草方格,高立式沙障能更久地抵抗風沙侵蝕。”皮山縣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張培及説,高立式沙障使用壽命可達10年,是草方格的兩三倍。

  施工人員在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科克鐵熱克鎮至葉城縣方向沙漠“鎖邊”空白區搭建高立式沙障(2024年11月27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發(鄒懿攝)

  “有充足的水資源,可以採取生物治沙方式;在風力強勁、光照充足的地方,可採用光伏治沙;在水資源有限、光伏鋪設條件也達不到要求的地方,可以工程治沙為主。”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高鑫説,新疆根據實踐摸索出一批行之有效、可複製的防沙治沙經驗。

  推土機在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後河壩沙漠阻擊區平整沙地(2024年12月2日攝)。

  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另外,機械化、智慧化的“治沙利器”廣泛應用,“梯田治沙”等模式逐步推廣,持續優化治沙效能。

  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防風治沙站,一台國産智慧機器人按照預設規劃路線在沙漠中穿梭,自動完成挖坑、播種、覆土等工序,效率是傳統人工種植的數十倍。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雷加強表示,光伏發電滴灌設施、流沙快速固定等新技術實踐不僅豐富了中國治沙手段,更為實現全球沙漠治理的可持續發展開闢新路徑。

  綠色發展啟新程

  43歲的麥麥提麥提賽伊迪計劃用紅柳和大蕓填滿自己承包的700畝沙地。“繩子粗一點,口袋才扎得牢;綠頻寬一點,沙漠才鎖得牢。”他説,沙漠難馴,“人要是停下來了,沙子就會往前走”。

  根據《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阻擊戰總體方案》,2024年至2030年,全疆21個縣市將完成沙化土地3514.49萬畝的治理任務。

  鞏固鎖邊成果需要決心,也需要智慧。為廣泛動員社會力量,麥麥提麥提賽伊迪所在的和田地區,探索按照“誰投資、誰種植、誰受益”的原則,將國有未利用土地劃轉村集體管理,再根據實際情況承包給當地農戶發展沙産業。

  “治沙見效益,才能長久。”和田地區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駱愛科説,得益於自治區出臺的資金保障、生態用水等9項政策激勵,和田地區已有8277戶群眾承包沙地41.2萬畝,14家農民合作社和33家企業參與防沙治沙。

  麥麥提麥提賽伊迪(左)和妻子在新承包的700畝沙地裏查看平整情況(2024年12月4日攝)。

  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政府通電、供水,自己只管平地、種植和養護。”麥麥提麥提賽伊迪説,過去幾年裏,他年收入超過5萬元,成了村裏的致富能手。

  近年來,隨著沙化土地治理的不斷推進,新疆各地加大探索沙産業力度,沙區特色經濟植物種植面積達184.5萬畝,特色沙産業企業達58家,還帶動了加工、貯藏、運輸等相關産業發展。

  各族幹部群眾在新疆于田縣萬花園防沙治沙示範區加緊栽種玫瑰花苗(2024年11月28日攝)。

  新華社發(許曉龍攝)

  從遍地花開的于田縣玫瑰花田,到碩果纍纍的阿克蘇市蘋果林;從實現無土栽培的和田縣溫室蔬菜,到全産業鏈發展的尉犁縣羅布麻……曾經的“死亡之海”充滿生機與活力。

  喀什地區的麥蓋提縣,三面環沙。至2030年,該縣規劃縣域發展空間將從344.55萬畝增加至631.43萬畝,新增空間絕大部分是通過防沙治沙換來的。

  這是在新疆和田地區光伏産業園拍攝的“沙戈荒”光伏項目(2024年6月20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規劃包括林草綜合防沙治沙區、預留光伏發展園區等功能區域。”麥蓋提縣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王宇鋒説,“我們要探索與沙漠和諧相處的更多可能性。”

  這是在新疆尉犁縣至且末縣沙漠公路的施工現場拍攝的用於防風固沙的“蘆葦沙障”(2018年7月10日攝)。

  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原有植被要持續管護,防護植被要不斷拓寬鞏固,沙産業高品質發展根基要進一步夯實……

  “環繞塔克拉瑪幹沙漠進行的生態屏障‘合龍’並不是治沙的終點,而是新的開始,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學院院長張宇清説。

  文字記者:李自良、初杭、尚升、馬鍇、賈釗、關俏俏、楊林

  視頻記者:白志強

  海報設計:劉澈

  統籌:杜宇、陳煒偉、李安、曹江濤、聶毅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