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質新造|淤泥造良田 戈壁變糧倉

2024-05-21 22:02: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編者按: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週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為全面展現新疆堅持把高品質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努力開創新疆改革發展穩定的新局面,央廣網新疆頻道聯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網信辦、國家稅務總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稅務局策劃推出《高品質發展看新疆之“新質新造”》網路主題傳播活動,派出記者聚焦新疆“八大産業集群”建設,立體呈現新疆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和新成效。

  淤泥造良田,戈壁變糧倉。高標準農田建設,是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産能力,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性工程。

  今年以來,新疆柯坪縣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啟動實施“清淤造田”項目,使水庫淤泥成為優質的“二次資源”,一方面,全量處置水庫堆積淤泥,另一方面,將水庫淤泥挖出幹化,用於土地回填平整,建設高標準農田,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

  柯坪縣境內有大中型水庫3座,因常年泥沙沉積,導致水庫庫容減少。以蘇巴什水庫為例,該水庫總庫容1561萬立方米,泥沙沉積淤積量達到610萬立方米,使得庫容大大減少,調蓄能力降低。

  柯坪縣戈壁荒灘面積廣大,土地貧瘠。淤泥中富含氮、磷、鉀元素及有機質等營養物質,能夠為糧食作物提供良好營養條件。清淤造田建設項目把水庫內的淤泥清理出來,採取開挖回填的方式,把淤泥變沃土、讓戈壁成良田,使水利設施建設保養和農業種植成為“互補”,為農戶種植增收創造條件。

  農戶雷澤國在柯坪縣承包全部清淤地,目前在柯坪縣蓋孜力克鎮清淤造地試驗地種植了400畝玉米。雷澤國説:“清淤地我感覺土壤相當不錯,就來這個地方做實驗,目前看來玉米生長情況在我心裏邊還是挺滿意的,看能否實現達到我的目的和要求,也就是説達到4噸左右的青儲(玉米),以後我的想法是,把(這塊清淤)地包下來,大量地在柯坪投入。”

  “清淤造田”項目負責人陳建輝介紹,清淤造地總面積為1萬400畝,耕種面積為8556.9畝,試驗田種植面積為400余畝,在2024年5月3日進行播種,5月8日出苗率達到95%以上,計劃在10月之前,清淤工作全面結束。

  “清淤造田”項目提高了資源利用率,不僅有助於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生産能力,也將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和社會福祉,對柯坪縣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項目建成後,可以實現柯坪縣耕地高效節水、高標準農田化,也為後續柯坪縣農業産業化佈局、招商引資、帶動農戶增收打下堅實的基礎。

  柯坪縣水務集團總經理朱米學説:“柯坪縣清淤造地項目實施後,一方面可以增加蘇巴什水庫庫容,為夏季防洪排澇,尤其是洪水來襲,起到樞紐調節作用,保障下游居民生命財産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蓋孜力克鎮耕地面積,為群眾增收起到促進作用。”

  阿克蘇地委農辦常務副主任、阿克蘇地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華偉傑表示,柯坪縣清淤造田建設項目是阿克蘇地區改造戈壁荒灘的壯舉。該項目成功實施後,阿克蘇地區將逐步在各縣(市)推廣實施,並把清淤造田建設項目打造成阿克蘇地區乃至全疆的樣板,保糧食安全、促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