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家政服務員在工作中受傷,責任應由誰來擔?

2024-03-29 09:24:00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用工形式以仲介制為主,發生勞動爭議時權責難以劃分

  家政服務員在工作中受傷,責任應由誰來擔?  

  閱讀提示

  由於缺少相應的保障,家政服務人員在工作期間受傷,往往很難獲得充分、合理的賠償。同時,部分家政服務業用工形式以仲介制為主,一旦發生勞動爭議,家政企業、僱主、家政服務人員三方之間的權責也難以劃分。

  “家政服務員的工作場地都是在客戶家中,如果出現意外情況怎麼辦?”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委員關注家政服務業。其中,有代表建議,應為家政服務員增設工傷保險。

  據行業協會測算,目前我國家政服務業從業人員在3000萬人左右。記者採訪發現,由於用工形式、保障缺席等情況,家政工們一旦在服務期間發生意外,其勞動權益責任劃分往往並不明晰。

  受傷後難維權

  2020年,陳阿姨經某家庭服務公司介紹,受雇于南京某家庭做鐘點工。據了解,陳阿姨與僱主、家政公司簽訂了《家政服務合同》,其工作內容主要是:做飯、打掃衛生、接送孩子上學等,每日工作4小時,每週服務6天,月工資2800元。

  “一開始我們合作還算愉快,我做事情比較麻利,他們還挺滿意的。”陳阿姨告訴記者,2020年10月30日,自己在接送僱主孩子回家的路上,不慎腳踝骨折。“這下不僅沒能掙錢,還額外花了4000多元的醫藥費,有4個月都沒法上班。”陳阿姨無奈地説。受傷後,陳阿姨本以為自己在工作時間受傷可以算作工傷,但後來她才知道,自己與僱主、家政公司之間簽訂的是服務協議,與任何一方都不存在勞動關係。最終,法院酌情確定陳阿姨承擔60%的責任,僱主承擔40%的責任。

  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趙良善表示,在實踐中,不少家政工與家政服務公司之間建立的是仲介服務合同關係,只有部分家政服務企業與家政工建立的是勞動關係,而家政工與僱主之間建立的則是純粹的勞務關係。“同時,一些家政工維權意識不強,有的更希望按月多拿錢,並不願意受家政服務公司、僱主更多約束,這也造成家政工權益難以得到有力保護。”趙良善總結道。

  仲介制用工導致權責不明晰

  “目前國內家政服務業的用工形式以仲介制為主。”資深家政從業人員阿玲告訴記者,家政工一般沒有社保,正規的仲介公司會給家政工購買意外險,但商業保險有很大的局限性,家政服務人員很難獲得充分、合理的賠償,甚至很多“自雇型”家政工由於是自行與僱主聯繫到府服務的,僱主也不會主動為其配備保險。

  河北冀港(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李世澤指出,在仲介制較為鬆散的管理模式下,不僅是家政服務人員,僱主的權利和義務邊界也不夠清晰。“在這種雇傭勞務關係下,僱主與家政工之間往往處於不平等的地位,一旦雙方發生糾紛,應依據合同的規則去處理,而這些合同往往缺乏對家政工權益保護的條款,因此難以落實對家政工的保護。”李世澤説。

  此外,由於工作環境的私密性,家政服務人員還存在取證困難的問題。

  對此,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律師張雁峰表示:“在勞務關係下,若家政工遭受意外傷害,適用民法典第三十五條,提供勞務的一方如在工作過程中遭受傷害,需要按照過錯責任原則處理,即要區分過錯,根據雙方各自過錯承擔相應責任。實踐中,家政工一般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因為很難證明自己沒有過錯。”

  2023年5月,人社部、最高人民法院聯合發佈勞動爭議典型案例,對於家政企業與家政服務人員之間發生的勞動關係爭議,認為應當明確企業運營模式,嚴格審查雙方之間是否存在較強程度的勞動管理,以此對簽訂勞動合同和簽訂服務協議的情形作出區分,據實認定勞動關係。

  趙良善表示,此次發佈的典型案例再次明確了如何確立勞動關係以及如何認定員工制家政企業,為日後相關案例的裁判提供了參照依據,具有指導性、風向標意義,員工制家政企業從業者享受勞動者的權利,得到了法律層面的強化保障。

  支援發展員工制家政企業

  既然在仲介制的用工模式下,家政業存在找不到合適家政工、服務不滿意、發展不規範等問題,那麼還有其他模式嗎?

  事實上,早在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就提出支援發展員工制家政企業。2023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6部門印發的《關於支援和引導家政服務業員工制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也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家政企業積極發展員工制,不斷提高家政員工的數量和比例,實現家政企業規範化、標準化、職業化發展。

  “推廣員工制的好處顯而易見。”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勞動關係與人力資源學院副院長張艷華分析認為,員工制有助於為家政工提供更穩定的工作關係,減少勞動爭議,降低流動性,提高行業“黏性”。

  記者採訪了解到,員工制的推廣還存在一定難度,成本較高是企業望而卻步的原因之一。

  “企業需要支付固定工資、社會保險費用、培訓費用等,這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在張艷華看來,發展員工制家政企業是一個積極的趨勢,有利於提升家政服務行業的整體水準和家政工的福祉,但其發展還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加大相關政策的支援力度,提高企業積極性。有關部門應積極推進行業標準建立、技能等級認證等工作,暢通員工制家政企業職工的職業發展通道。此外,鼓勵家政企業創新發展,做強做優一批員工制龍頭企業,培育具有示範作用的優質品牌。”張艷華建議。

  王宇 工人日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